2017年03月09日16: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引子
1.貫徹中央精神,把握青年脈搏,保持昂揚斗志,勇破時代難題。
2.“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共青團的發展和改革是高度融合的,改革推進一步,發展前行一丈。
近年來,江蘇理工學院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牢固樹立“創新、協調、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志願服務發展的第一動力,對志願服務體制機制、運行模式、效果反饋等環節進行了系統提煉和研究,創造性提出了“七彩絲帶”行動,逐步形成了“面上有品牌,線上有特色,點上有項目,發展有內涵,成果有實效“的志願服務工作格局,成效顯著。
圍繞“創新”、“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覆蓋面”、“活力提升”等共青團改革關鍵詞,江蘇理工學院團委羊悅同志深感責任重大,意義非凡,作為一位在學校共青團戰線工作了十幾年的年輕老兵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普通的本科院校改革的切入口在哪裡?如何做出特色?失敗了怎麼辦?一個個問題縈繞在他的思緒中。“帶領團隊,擼起袖子加油干,沒有任何退路”羊悅同志對自己暗暗下著決心,在全面學習貫徹中央政策文件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於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指示的基礎上,他帶領團委成員做了大量有效的調研和探索,根據共青團四項基本職能,構建了學校共青團“青春 五心”工作格局,高效開展各條線工作。一是“紅心”——思想引領取得新成效。開出思想引領菜單,結合學院特點自行申報各類思想引領活動,做到了“學校有特色,院院有試點,班級全覆蓋”﹔二是“恆心”——組織建設邁上新台階。構建了從學校到班級比較完備的組織體系,基礎團委工作扎實有效,組織覆蓋全面﹔三是“慧心”——實踐育人實現新跨越。本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青年”原則著力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構建“七彩絲帶”工作格局,開展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志願服務活動,做到了六有,“有計劃、有目標、有條理、有特點、有恆心、有成效”﹔四是“暖心”——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呈現新格局。創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平台,起草修訂各類制度文件,打造大學生科技創新展廳,讓學生科技創新有平台、有保障、有支持﹔起草第二課堂管理辦法,依托PU平台逐步開啟第一第二課堂融合程序﹔五是“匠心”——精益求精推出新舉措。依托微信、微博和PU平台打造新媒體高地,定期推出網絡引導文化產品,構建團網交融的工作格局。
推動基層組織創新是進一步提升團組織活力的有效方式,毫無疑問團干部(特別是團書記)在這裡面起到的是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那麼要把基層創新工作要真正做實、做出效果,團干部要怎麼做呢?羊悅同志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六個方面因素。
一是要了解改革創新的內在邏輯。
秦宜智同志多次強調“為什麼改”是共青團改革的邏輯起點,這也是我們廣大團員青年特別是團干部最需要搞清楚的基本情況。首先共青團系統的改革創新是全面貫徹中央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一個重要體現﹔其次共青團的改革是順應教育體制改革大局的應有之舉,改革要進一步為課堂教學做好有機補充﹔再次是自我革新的一次最佳選擇,面對當前共青團系統出現的“三性”不強,“四風”突起,“團青不分”、脫離青年等情況共青團必須要有壯士斷腕之勇氣來去除自身頑疾,順應時代發展,避免邊緣化境遇。
二是要把握基層團組織創新的最終目的。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地上,寒風瑟瑟但信心滿懷,中國夢的實現最終是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青年才俊,而高校共青團的服務和工作對象都是青年學生,改革創新最終目的是要讓廣大的青年學生受益,讓他們更多的參與到團組織的各項活動中來,進一步增強共青團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有效覆蓋面。比如在活動的設計上共青團要既保証正能量的體現又能結合活動的趣味性開展,不搞“拉壯丁”式活動,不搞“面子”活動,注重青年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讓他們享受共青團給予的各項便捷服務,提高向心力,凝聚力。比如新媒體平台,目前“江理工小助手“已經涵蓋了課表查詢、成績查詢、圖書借閱等各項功能,如何注冊成為志願者,如何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或校園文化大賽等等。希望通過改革創新一方面內容得到深化,另一方面信息渠道要進一步打通。
三是要掌握青年學生的基本特征。
當前的大學生有別於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大學生,在生長物質生活較為充裕的時代,信息技術在他們成長的這個時期飛速發展,信息渠道多元且多樣,他們對中國共產黨、我們國家的歷史了解不夠深厚,大多都是從國內外網站上看到的一些正負面評論,他們敢愛敢恨,他們敢闖敢拼。高校又是思想意識和知識傳播的集中地,一些社會思潮、社會熱點問題與大學生個人利益訴求、校園安全等問題交織疊加。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好共青團的工作就是首要要做好人的工作,要善於用時代的語言來回應時代的問題,要巧於將黨和國家的大道理轉化為青年學生易於接受的小道理。比如:核心價值觀、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等等,如果要死記硬背那是一種簡單粗暴,任務觀點,容易逆反,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將這個政治性強的概念、詞匯用藝術的、文學的形式來展現豈不是一舉兩得。
四是要勇於開展各類創新試點。
當一件事你已經知道了“是什麼”、“為什麼”這個時候就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你需要知道“怎麼做”了。所有建立在圖紙或計算機上的只是理論的模型,所有的一切成效必須是要通過實踐來得到,這個時候創新試點就會起到先遣部隊的作用,改革開放我們拿了深圳等幾個城市做了試點,后來取得經驗后逐步推向全國,取得了舉世的成績﹔共青團中央的改革是在上海和重慶兩個城市試點的基礎上不斷地總結凝練的成果。我們基層在推進組織創新的時候也是逐步前行,有理論和政策支持的條件下,大膽展開創新嘗試,個體的失敗也將是未來群體成功的最大支柱。比如:今年學校推進了思想引領工作創新試點,鼓勵學院大膽嘗試,成效也是顯著的﹔多年來的科技創新試點工作也是為這兩年學校大學生科技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打破了原有閉門造車的局面,多學科交叉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主流合作模式,填補了科技創新領域多項缺口。
五是要充分發揮身邊榜樣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大多數人類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而獲得的。”榜樣教育為青年特別是青年學生提供了行為上的參照,也為激發其上進提供了內在的動力和明確的方向。身邊榜樣往往具有可超越性,有利於尋找發展共性和契合點,顯著提升榜樣教育的有效性。江蘇理工學院2014年至今共創建了137個特色團支部,每年特色團支部開展近200余場活動都能夠成為各支部學習和交流的樣板。另外學校的全國百家理論社團“常州三杰“紅色研習會也是在自身不斷探索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的影響其他理論類社團的發展壯大,學校做過一項統計,“三杰”社未成立時,學校的理論社團是5個,成員50余人,“三杰”社的標杆效應出來以后,學校的理論社團增加到18個,成員超800人。通過優秀示范、良性競爭選拔出了一大批優質高效的基層團組織活動,是個體推動群體發展的典范。
六是要不斷的強化自我學習。
創新之路永遠在路上,今天的團組織創新方式也許變換了場景效果就已經大打折扣,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學生的認知感悟水平也都在不斷地變化,我們隻有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帶頭用科學理論豐富自己,武裝自己,才能不斷完善知識結構,養成主動學習、不斷學習的習慣,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事物發展中佔據主動。
改革創新是一個宏大的描述但又是一個極為精密的運作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或者失誤都會造成整體的推進失效。基層團干部在打硬自身鐵的同時,更要注重各環節的整體協調,頂層設計既要符合大政方針又要結合學校實際﹔組織推進既要注重關鍵環節把控又要不影響基層首創﹔管控監督既要有量化標准又要忠於實際﹔成效反饋既要組織測評更要學生自評﹔工作方法既要眼睛向下又要眼睛向外。確保改革創新工作在可控的范圍內自由生長,總之我們要想方設法把一切改革的元素聚攏起來,一同把基層團組織改革推行前進。
相關鏈接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第二屆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