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北
2018年04月27日08:26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摘 要﹞黨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鄭重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將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其中包括: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做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的重大論斷﹔提出了統領“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歷史使命理論﹔創新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目標理論 ﹔提出了關系我國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判斷和論斷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布局、新觀點、新要求﹔最為重要的是,提出和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推進到一個嶄新階段 。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又一次與時俱進。
黨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鄭重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將其確立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又一次與時俱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的報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大成之作,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光芒,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開創性歷史性貢獻。
一、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
在世界上更高地舉起了社會主義的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論斷,並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和重大意義。如何理解這裡的“時代”概念?筆者認為,這裡的“時代”概念,不是對當今世界所處時代主題的改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的,“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對應的反義詞是“戰爭與衰弱”“動亂與停滯”等,政治意義並不明顯。這裡的“時代”概念,也不是歷史學上的 “時代”或“時期”概念,比如現行黨史所採用新民主主義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這樣的歷史分期。當然,這裡的“時代”概念,更不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劃分的概念,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開始,至少要持續一百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時才能結束。那麼,這裡的“時代”概念,是在什麼意義上使用的呢?這個“新時代”是從政治意義上使用的一個概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政治論斷。因此,我們必須從政治意義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內涵和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筆者以為,這就是新時代的本質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處在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最前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表明,社會主義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共產主義依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馬克思主義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完全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使社會主義的旗幟在世界上舉住了、舉穩了,社會主義的旗幟在全球高高飄揚!中國共產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我們隻有把這個“新時代”放到這樣的高度來認識,才能准確把握“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意義,才能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
二、做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重大論斷,
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但是,對於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矛盾問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或較少論及。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是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特別是完整提出了社會主要矛盾概念,並全面系統地論述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主要矛盾問題。然而,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上,則發生了反復和失誤。1956年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當時我國社會發展的狀況和社會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的判斷。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在1981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上,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出正確判斷,提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重要論斷為當時實現黨的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理論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界定,與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准確地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現實,准確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我國社會的新特點。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論述,是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的重大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的重大貢獻。
三、提出了統領“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歷史使命理論
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歷史使命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列寧指出:“馬克思學說中的主要的一點,就是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者的世界歷史作用。”而無產階級隻有在先進政黨即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才能團結最廣大人民群眾為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進行自覺的斗爭。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在中國這個民族國家內進行的,因此,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統一論者。在97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緊密結合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要求,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譜寫了民族復興的壯麗史詩。在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97年來,我們黨始終初心不改、不懈奮斗,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了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歷史使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展現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進行了深刻思考,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進而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為了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習近平同志提出必須准備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建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把先前提出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聯結起來、融為一體,形成新的理論概括,明確回答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干什麼和怎樣干的問題,集中揭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寬廣視野、博大胸懷和責任擔當。“四個偉大”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深刻分析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做出的重大理論創新。這一理論概括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歷史使命理論,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繼續前進的方向。
四、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進行系統安排,
創新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目標理論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提出“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先進的工業國”的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后,在1954年9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現代化的目標,1956年又一次把這一目標列入黨的八大所通過的黨章中。1964年12月,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建議,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紀內,分兩步走,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即“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1975年1月,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重申了三屆全國人大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我們順利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2000年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那麼未來50年怎麼走?在黨的十五大上報告中,江澤民同志提出,將未來50年分為三個階段逐步達到現代化的目標。其中,前20年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願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對黨的奮斗目標進行闡述、做出新的概括,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十八大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總目標,並深入思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到本世紀中葉的30年如何進行戰略安排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做了全面闡述,對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這一歷史時期分兩個階段做出戰略安排,即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樣就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總任務清晰地展現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面前。
在總的目標任務之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奮斗目標,比如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戰略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不僅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還提出一系列具體目標,比如提出了把我國建成制造強國、貿易強國、海洋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體育強國、法治中國、平安中國、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具體目標。
這些目標任務,既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又明確了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個階段的具體目標,表明我們黨形成了一個分層次、分階段、立體化的目標體系,極大地豐富、創新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目標理論,必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起到巨大的牽引作用。
五、提出了關系我國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判斷和論斷,
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隨后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比較系統地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二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常態。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這一重要思想,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展經驗,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三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思想。強調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兩者不能相互取代更不能相互否定,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四是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必須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証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五是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戰略思想。圍繞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能源安全戰略等等。六是堅持正確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中穩和進的關系,統籌各項政策,加強政策協同,保持戰略定力,防范各種風險,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七是堅持黨對經濟工作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黨必須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必須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加強黨中央對經濟發展大局大勢的分析把握,及時對重大方針、重大戰略、重大工作做出決策,確保我國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實踐中形成的,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性概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劉靖北專欄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劉靖北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