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就是历史经验和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与总结,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现实的社会行为,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如何把握好时代脉搏,让既有立法为当前和全局服务,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这方面您有什么见解?
张军:立法既是对治国经验的总结,也注意吸收不同国家先进的法律思想,不仅要具有适应性,还要体现适当的前瞻性,以引领时代的发展,使法律不仅可行,而且稳定。所以人们常说,法律一经公布,便是“铁律”。如此,就有了一个“僵硬”的法律和变化的社会之间的矛盾摆在司法的面前。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指出的:“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而“规则”之变与社会之动,永远不可能同步。现实生活中,变与不变的矛盾,过去和今天、今天和未来的矛盾,只能通过今天和未来的司法得以解决。法官必须在个案的司法活动中,完成“既成”(法律)与“现实”(问题)的统一与和谐。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既需实现法的要义,又应让社会认同裁判的公正,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过去不易、今天更难的认识、判断和裁判的过程。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法的时代精神有所认知和把握。
法的时代精神与法的基本精神是具体和一般的关系,它生成于法律所处的现实时代,并始终彰显着立法精神。法律应当保持稳定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因此,法的时代精神也是法的必然属性之一。要实现既有的法律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和域内各地,让既有立法为当前和全局服务,使立法基本精神能在现阶段司法中充分体现出来,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体会法的时代精神,做到能动司法。
所谓时代脉搏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它是立法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全面、准确贯彻的时代需求。不把握时代脉搏,不回应时代需求,司法工作就不可能把立法精神以及法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好,为现阶段国家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和能动司法理念的确立,正是人民法院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时代脉搏,满足时代对司法新需求而提出的工作要求。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许多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系统风险不断显现,合同纠纷、企业破产等民商事案件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秩序和社会稳定。最高人民法院审时度势,提出能动司法的要求,适时调整司法政策;制定适用合同法、保险法等11个司法解释,制定审理企业破产、公司清算、房地产、劳动争议案件等14个司法文件,指导地方各级法院妥善审理相关案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持。在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下,尽管相关的“规则”没有变动,但以立法精神为指引,我们及时调整了具体的司法政策,在法律实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通畅的桥梁。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我们知道,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您认为法官在了解社情、体察民意方面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体察社情民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精神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法院的裁判无视社情民意,法律何以为人民所尊重和信仰?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我们正处于一个更加重视秩序、更加强调法治、更加尊重权利的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越来越现实,要求和期待越来越具体。法官是为适用法律解决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的问题而存在的。了解当代和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所思所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与合理诉求,是人民法官做好司法审判工作的根本途径和现实责任。司法为民,就是要落实到体察社情民意,通过诉讼活动做好群众工作上。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当今社会发展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社情民意反映更为多元,层次更为丰富,表达更为尖锐,把握更为不易。人民法官体察社情民意的司法能力必须进一步提升。在我国现阶段,法官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法官,还必须是社会意义上、群众工作意义上的法律工作者、社会矛盾化解者。体察社情民意,就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定纷止争,化解矛盾,更需要我们坚持群众路线。人民法官做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必须在诉讼活动当中自觉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以司法服务群众,用裁判教育群众,始终把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满足群众合理诉求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此,才能切实反映社情民意,做好群众工作,把社会矛盾化解于萌芽,化解于无形。司法体察社情民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群众理解、认同我们的裁判,参与、接受、促成我们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以实现立法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