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本文主要的三个部分:钱学森的“山水城市”、郭熙的“林泉之心”、道克西亚迪斯的“人类聚居学”,各自来看都是独立自成的一个观念系统。促成本文的问题核心在于钱学森的“山水城市”观念是如何可以成立?为此,笔者联想到利用郭熙的思想藉以检验“山水”的观念;以及道克西亚迪斯的“人类聚居学”,藉以检验“城市”的观念。
“山水城市”这个复合观念,它是“山水”(实体)+“城市”(实体)结合而成的新实体呢?还是“山水的”(属性)+“城市”(实体)结合而成的新实体?
就第一个问题而论,“山水”和“城市”是两个冲突或矛盾的观念。“城市”是人类聚居而成有系统的居住环境。它的主体,包含众多个体的“人”,以及不同识别特征的“人的群体”。一座宜居的城市必须能在最大的可能性下,让各种人群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能够得到适性的发展。
“山水画”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但也是占面积最少的部分。一幅山水画里,充满山林土石的构成,代表一种人间乐土的理想,在真实的大地中,未必有此景致。所有山水画里一定包含着某些若隐若现的人文活动的痕迹,藉以展现人与自然融和的情景。
郭熙认为真山水“十无三四”。它与现实城市生活所需要的自然条件常常是相违背的。古人的“真山水”中,人口必须是低密度的,甚至是稀少的,如此才能产生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果要让城市居民得到如同山水景致中的生活境界,在数量上与性质上,都有极大的对立。
钱学森提到要让现代平民人人享受古代皇家林园的生活。以颐和园为例,它占地面积相当于2.9平方公里,以北京2007年的人口密度为7620人/平方公里来计算,相当于要把22098人的生活圈安置其内,其结果将如何?要将这2万多人的居住空间安置好,又要保留原来的园林景观,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钱学森尝试结合“山水画”与“城市大区域建设”。要把“出世”的山水文化转变成入世的。所谓“出世”与“入世”,不是量化的问题,而是质性上根本有所不同。如果生活在以“出世”为主的环境,就不可能与世俗的都市生活高度融和。人类之所以聚居于城市之中,因为它可以高密度的利用土地,产生最有效率的商业利益与政治利益。如果要强调把城市建设成如同山水画一般,终将只可能在建设外观上产生相似性(“形似”),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而言,未必有符合人文情怀的关联性(“神似”)。就算有山水城市,仍然难以改变都市生活繁忙与紧张的状态。如此情形,如何产生“意境美”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二,如果把“山水城市”理解为具有“山水”之属性的“城市”。就如同当代的潮流所要求的一般:包含“园林”、“生态”、“森林”、“绿化”等内容。除了“园林”是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特色的标准外,其他的标准可以说是全球城市建设的共识。其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增。
“山水城市”是一个带有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优美观念。但是在“城市”建设冠上“山水”这一观念,是否就已足够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终极理想?这是令人担心的浪漫想法。道克西亚迪斯的“人类聚居学”理论,提出五大元素:自然、人、社会、壳、网络。这五者都偏向自然科学的方面思考,较少关注人文精神的需要,是其不足之处。
道克西亚迪斯有生之年尚未亲见今日计算机网络世界的广大发展,致使他的这部分理论需要重新定义。交通网络的建设于今仍然重要,但是电子网络的发展更是重要。它将改变我们对城市生活与城市建设所制定的标准。
钱学森的理论把人造山、水视为“高级的山水城市”。这个思想似乎缺乏对人文元素的深刻关怀。道克西亚迪斯提到唯有把人放在相同的平面上,人才能“头对头”(面对面)的沟通;而住在高楼层中的人,上下层的人只能产生“头对脚”的关系,无益于增进人际间的关系。相较而言,“山水城市”的初步讨论,较多与“自然”和“壳”构造的范畴有关,而对于“人”、“社会”两范畴的讨论不明显。未来“山水城市”的理论建设,不仅要承袭中国传统优美思想,也需要吸纳更多国外先进而整体的建设观念,才能把此理论推向更严谨的科学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