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
记 者: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这是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印尼的《星洲日报》发表评论称,莫言获奖是中华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的象征。您对莫言获奖是怎么看的?
张国祚:首先,作为中国人,我对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示衷心祝贺,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份殊荣。但是,我们也不必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太重,因为那只是少数西方文学家对自己能够接触到、能够了解的、能够欣赏的文学家的认可。相比较而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是能够得到世界普遍认可的,少有异议。而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往往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且往往和一定的国际政治形势相关。
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比如孔子、老子,他们的著作早在18世纪就已经传播到了西方,而且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中国古代的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他们的作品家喻户晓,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若干代人,而且影响了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等。还有近现代中国的鲁迅、老舍、矛盾、巴金等人在文学上的贡献、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绝不亚于任何国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毫无疑问,莫言获奖对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绝不能仅仅靠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提高。
记 者:文化软实力既然这么重要,在未来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扩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张国祚:事实上,我们所讲的优秀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是指能够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文化,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进步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最核心、居于指导地位的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什么强调“实力”呢?文化软实力和物质硬实力的区别在哪里?物质硬实力是指一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实力;而一切无形的、难以计量的,表现为精神力量的实力,就是文化软实力。
那么,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什么呢?怎样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必须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深入人心。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什么?首先,它能够通过文化吸引力、文化凝聚力、文化感召力、文化创造力、文化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其次,它能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最后,它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三个方面功能的形成,必须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深入人心。这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一重要的要求。
第二,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那时候中国的文化将会更加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一些国家已经兴起了汉语热,这实际上就是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而希望通过熟悉中国文化来扩大对中国的交往。我们在国外有300多个孔子学院、200多个孔子学堂,这都说明以汉语国际传播为先导的中国文化扩大了在世界各地的影响。
第三,我们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属性和两个效益,一是它的商品属性,可以卖钱;二是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可以传播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它还有两种效益,一是经济效益,可以创造财富,增加GDP;二是社会效益,可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也就是说,文化产业为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提供了传播渠道和媒介。
世界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中国还不到4%。据有关统计,美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已经达到43%,欧盟占了34%,两者总共占了77%的比重,再加上日本的10%左右,韩国的5%左右,只剩下7%才是中国和其他所有国家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显然这和我们国家总体经济规模太不相称了。不过这恰恰说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就是文化产业,在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必然会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观念走向世界。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传播的经验。中国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完全可以走向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并不是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紧箍咒,正像国人喜欢某些美国大片一样,说明西方影片中推崇的某些价值观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是存在某些交集的。在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我们的文化产品同样也可以为西方受众所欢迎,关键是要找准西方人的欣赏口味。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启示。只要我们能增加文化产品的艺术含量、技术含量,找准国外受众的品位和口味,那样我们的文化产品照样可以走出去。而且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看好中国文化产品的国家和人民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第四,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按照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方向、坚持什么方针、坚持什么原则、推动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把我们的文化建设得更加扎实,中国文化自然就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影响。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务必重视人才。首先要改革文化体制,创造有利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使我们的文化创作人才、生产人才、传播人才、管理人才、领军人才,都能够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妙,适应我们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还要有激励机制,使真正有作为、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社会上都能得到尊重与承认。另外,对于市场渠道和融资渠道的开辟,以及政策环境的设定,我们都要尽量考虑如何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的健康发展,并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有力措施。
正确认识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记 者:正如您所说,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有必要构建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那么怎样认识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张国祚:在构建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文化产业的总目标是做大做强,这是第一要义,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政府要引导文化产业部门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立场,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的文化产品所宣扬的主旋律,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一定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这是我们最大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再泛化一些,就是文化产品要走向世界,一定要以世界大多数人喜欢为追求的目标,应当有这样的政策引导。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整个文化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去考虑。“协调”就是要使我们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相协调,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起来,文化产业内部分工也要协调。“可持续”就是我们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应当是持续、健康、不断发展的,而不应当采取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方式,从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的设定、市场的开拓、产品样式的设计与开发更新、产品创新各个方面,都应当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我们要把文化产业的创作、生产、传播、管理,同其他方面的协调统筹兼顾起来,文化产业内外发展都要统筹兼顾。
第二,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我们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必须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文化市场也必须逐步开放,但是当时我们有一种担心,担心文化市场开放后,西方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价值观念必然蜂拥而来,这样对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种挑战,会形成一种冲击。如果我们因此收缩手脚,不敢迈步,那就势必会妨碍西方资本的进入,妨碍我们在文化产业领域吸引外资、扩大中外合作。所以要放宽政策,允许外资的引进以及中外文化产业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坚持这个底线上,多向国外借力,使我们的文化资本越来越多,文化产业越来越壮大,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此外,在用人机制上要进一步搞活,真正做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用人唯贤,这样才能使文化产业能够随时找到最有力的人、最能干的人,创造出最好的文化产品来。举个例子,乔布斯是一个弃儿,用中国话来说是一个野孩子,但是这样一个人并没有在美国社会中受到歧视,他开始搞创新的时候就是在自己家的车库里,并没有什么背景。最终他造就了一个传奇。
第三,政府要给融资渠道适当开绿灯。文化产业要发展,政策要保障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畅通。文化产业市场的开拓,不能任由市场规则横行,对于搞得好的文化产业,我们可以帮助其做宣传以引导市场,这对我们发展积极健康先进的文化产业都是非常必要的。
确保中国文化安全,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记 者: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怎样保持自身的文化安全呢?
张国祚:第一,要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也就是说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如果剥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的文化既不是先进的,更不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哪里走,要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所以要想保证自身文化安全,就必须坚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发展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创作、生产、传播各个领域里去。
第二,要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一定要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历史,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而其中最重要的领袖人物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不仅仅代表个人,他同我们的党、国家、军队、历史是密切相关的。当时苏联解体正是因为文化软实力大厦坍塌,意识形态防线崩溃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崩溃的呢?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由于他反斯大林,使苏联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混乱,渐渐一步一步否定了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最后导致苏联解体了。这是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反观我们的历史,不可否认,毛泽东犯过错误,但是综观毛泽东一生,他不愧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理论家,是我们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一个空前的民族英雄。十八大报告对毛泽东的评价非常准确、深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对毛泽东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认识,这样才不会自己否定自己,不会自毁长城,我们的文化才能有正确的方向。
第三,要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就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觉就是意识到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文化软实力事关国家的兴衰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人民的福祉安康。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要想维护我们的文化安全,对我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要有更深的体会。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渊源何在?源于我们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积蕴了很多深刻真理、励志精神、民族精神,以及有价值的思想。今天许多人的国家理想信念淡薄了,对国家的认同也淡薄了,民族的归属感也淡薄了,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也淡薄了,这怎么能行呢?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样才会更加自觉、自信、自强。
第四,要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就不能够丢弃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一盘散沙,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濒临亡国灭族的边缘。经过一个世纪的奋斗,我们看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科学真理,这个科学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回顾历史,从19世纪中叶以来到现在,中国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富足?人民生活像今天这样富裕?什么时候人民享有这么多的民主自由?什么时候中国像今天这样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成为影响世界大局的大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二十国峰会,西方的各国政要都争相和我们交好,无论是美国总统、国务卿,还是西方其他国家的政要,对中国的发展都很看好,评价也很高。美国之所以把它的防御中心从欧洲移到了亚太,就是为了防范中国,从反面证明了中国变强大了。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理。
第五,要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还要注意以开阔的胸怀、眼界,自觉吸收全世界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讲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把西方列强先进的东西学来,然后再与之对抗。我们固然不追求对抗,而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但是我们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来,自身的文化自然更加强大、更加安全,自然就可以营造更加安全、和平、和谐的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培育过程,无需急于定型
记 者:正如您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下,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关注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国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尽管在表述方面并不简洁、明快,也不易懂、易记、易传,但是它所涉及的四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来说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去做,我们国家一定会发展得又好又快。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样表述那么长的句子,如果不易懂、不易记,老百姓就没办法践行,所以要对其进行概括、提炼、升华。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自然历史的培育过程,不需要刻意急着去概括。像中国古代讲“仁义礼智信”、或“忠义孝勇”、或“忠孝节义”,并不是某一代人硬性规定的,而是经过世世代代历史过程,渐渐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深入百姓人心的。
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已经有了初步的提炼,做出了三个层次的区分:一个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是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提炼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指导意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记 者:我们说文化强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战略角度来说,文化强国战略给国家会带来什么变化,对个人来说会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机遇?
张国祚:文化强国战略对国家来说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条腿和物质硬实力这条腿一样强壮,使我们国家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强国可以保证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的理论智慧、强大的精神动力,丰富的文明知识,以确保国家朝气蓬勃地健康发展。毛主席讲,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那么没有文化的国家必然是落后的国家,所以只有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真正强大、长盛不衰。
文化强国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化本身强大,二是要靠文化推动国家强大。
对个人来讲,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文化追求,在品格修养、知识积累、精神历练、提升智慧等方面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记 者:好的,非常感谢张主任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中国社科网、光明网联合主办的“十八大观察家”栏目,为我们详尽解读了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强国战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