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3日07: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加强和创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基层干部群众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担负着促进基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任务。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和创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创新工作方式。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必须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实际。为此,应在创新理念上下功夫,着力解决认识问题,充分认识理论武装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基层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需要,进而营造重视理论武装、热爱理论武装工作的浓厚氛围。在创新内容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基层干部群众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专业技能和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既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全面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国际关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优化知识结构。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创新组织机制,建立规范的学习制度,不断健全集中学习、党员培训、学习考勤、学习建档、情况通报等制度;健全保障机制,保障理论中心组学习经费,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理论武装阵地、设施、场所等硬件建设,对在职提高学历给予学费资助;等等。
增强服务意识。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意义在于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决策,做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应增强服务意识。应坚持理论学习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理论宣传服务发展,紧紧围绕重大理论、重大问题、重大部署,组织各级宣讲团到基层进行宣讲,让群众理解并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从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坚持理论研究服务决策,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推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回应大众关切。对基层来说,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做好理论的宣讲和解读。做好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应时刻关注群众需求、及时回应大众关切,努力做到立体化、通俗化、亲民化。立体化,即推动理论武装与新闻报道、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含量和智力支撑;调动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科院、党校、讲师团、高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迅速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通俗化,即把“普通话”和“地方话”结合起来,把“官话”和“术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说短话,讲“方言”,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运用理论+文艺、理论+科技、理论+典型等宣讲形式,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亲民化,即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以事释理、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理论宣讲“菜单式”服务品牌,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例如,可以从新农村建设、群体性事件、土地建房、税收计生、村民低保、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方面选题,析事明理,在“润物细无声”的互动交流中为群众解疑释惑、帮助群众提高思想认识。
(执笔:李绪先)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本周话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