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
2012年12月04日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要主动适应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既要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坚持自主开放,也要善于运用以开放换开放的策略,推动与经贸伙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相互开放,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不断优化开放结构。从外贸看,重点是扩大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比重,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互动发展,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从利用外资看,重点是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从对外投资看,重点是加快发展步伐,使金融投资与实体经济投资更加协调,使走出去与引进来更趋平衡。从区域角度看,重点是加快内陆和沿边开放。
不断拓展开放深度。要切实消除部分开放领域“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提高开放透明度,形成更加适应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规则和标准。深化货物贸易开放,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减少非关税措施。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增加多样化服务供给,提高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认真研究国民待遇、准入清单等国际投资规则的通行做法,深化涉外投资体制改革,营造更加稳定、透明、高效的投资环境。
不断提高开放效益。要提高开放的经济效益,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附加值。要提高开放的社会效益,通过开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体制机制完善和思想观念进步。要提高开放的外溢效益,主动承担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积极为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二)创新开放模式,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深化沿海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扩大内陆开放,加快培育全球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沿边开放,实行特别开放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通过创新开放模式,协同推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
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特大城市的开放先导地位,推进科技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引进前沿高端产业,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研发、先进制造基地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开放的先行先试。发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作用,建设若干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和次中心。
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完善内陆开放布局,支持重点区域开放开发。鼓励东部地区与内陆地区共建开发区,在长江、陇海、京广、京九等交通干线沿线,形成若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向东北亚开放、新疆向西开放、广西和云南向东盟和南亚开放,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三)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鼓励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跨越。支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完善贸易、产业、财税、金融、知识产权政策,强化政策协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自我转型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逐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产业链高端拓展,向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有序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引导加工贸易逐步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
发展服务贸易。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努力扩大文化、技术、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扩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检测与分析、管理咨询和先进环保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的服务进口。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完善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措施。
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能源资源、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完善进口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提高进口议价能力。推动发达国家放宽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拓宽进口渠道,促进重要商品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健全产业损害预警和进口贸易救济机制,维护重点产业安全。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