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宋养琰:我是怎样读解《资本论》的
宋养琰
2012年12月07日13: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研究生学习既紧张,又充实。我们这些学生,都异常用功,好像都有说不尽的潜在动力。读书有多种方式,有精读,有细读,有泛读,有速读,而《资本论》只能精读和细读。读《资本论》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在我的一生中,《资本论》是最喜爱的一部书,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在近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方面,先后通读了三遍,《资本论》第一卷读了四遍,其中一些重要的段落反复地读,如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利润、超额利润、地租、级差地租等定义,还有一些重要的典故、脚注、诗句,至今有的仍可琅琅背诵。《资本论》对我受益终身。

说实话,我们那时候在那种形势下的学习,是信什么学什么,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现在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视学习马克思的早年著作和中年著作学习,而忽视了对马克思晚年著作的学习。马克思的晚年著作,如《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等,不仅丰富了他的早年著作,而且发展了他的早年著作。甚至有些观点,修正了早年的著作。

其二,因为时间紧迫,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读马克思的著作上,即使也看点西方的东西,大都是在上级指定的范围内,作为反面教材在批判中学习的.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都未看到。不要完全排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古典西方经济学。要知,古典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很难分割的历史渊源。

其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理解和认识也不够全面。当时,总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部厚重的革命理论,把人道主义排除在外。甚至认为,人道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修正主义。今天看来,这种看法和说法是不妥的。其实,爱和恨是对立的统一,有爱必有恨,爱之切,恨之深。人世间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恨。马克思在批评资本主义的同时,从头到尾都贯穿了关心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人道主义的内涵。到了《资本论》第三卷,当论述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时,使人变成充分自由的人,解放全人类,人类过上幸福的日子,更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的西欧,他的学说反映了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遍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宗教,还未有任何一种思潮或学说,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或末叶,由于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一个革命时代的到来。1848年和1871年的先后发生了两次革命,马克思面对这个时代的需要,用革命理论来指导革命运动的实践。使革命在欧洲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从发展上看,革命终究不是目的,而目的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此,马克思更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人类走向自由和人类解放的途径,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在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里,很自然包含人道主义精神。

严格说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创造,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大同世界、千年王国,还有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主要在于以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行合理性和必然性的科学论证, 从而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其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如何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时考虑的很少,今天看来,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损。

我打童年入学以来,因为出身贫寒,环境恶劣,少读史书,自觉缺乏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底蕴。身处最高学府里的非常正规的“研究生”这个群体中,与身边的同学相比,自愧不如。这种状况迫使我不能不拼搏向上。古人说“勤能补拙”。我认为,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是时间,最不能浪费的也是时间。我自认为,我的智商不高,但“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

我深切体会到,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勤奋固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书读多了,眼睛开阔了,想法也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两句名诗,对我来讲,似乎赋予了新的含义。他讲的是山,也寓于对人生的看法。这时我初步体会到,人生的道路也如爬山,流汗,甚至负伤,流血,为的是登上高峰;只有登上高峰,才能俯瞰大地和地上的一切,并由衷地感到快慰和喜悦!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宋养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