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银成 郑卫平 冯国雄
2012年12月07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战行动精确模拟
粗放指挥遭遇实战尴尬
镜头:作战时间20××年11月26日10时10分,“红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已突破敌一线阵地,正兵分三路向纵深发起攻击,侦察特战群已渗透至“蓝军”纵深,正对“敌”重点目标实施侦察引导打击;“蓝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设置障碍,封锁道路,迟滞“红军”行动。“红军”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10分钟过去了,观摩大厅显示屏上的双方态势却越来越让全体观摩人员摸不着头脑:战场右侧,“红军”坦克攻击群一直在86高地东侧徘徊,行动导常缓慢,给“蓝军”留下了充足的布雷和设障时间,快速通过已十分困难;而在战场左侧,“红军”突击部队遭遇“蓝军”猛烈火力阻击,损伤严重;后方炮火实时展开火力支援,一枚枚炮弹倾泻而至,炸点却在距离“蓝军”部队几公里外的空地上……
瞬间逆转的战场形势让红军作战集团司令异常焦急:“红方指挥员,右翼攻击群出了什么问题?战场左翼的炮火又是怎么回事?”相关端末的报告及时传来,原因却让全体人员唏嘘不已:右翼通道部分地段坡度过大,重型装备无法通过正在绕行;左翼地貌情况特殊,现有装备的火炮无法实现精确打击……
一战下来,“红军”指挥员懊悔不已:“开辟了通道就以为部队畅行无阻,遇到敌方阻击就呼唤炮火支援,经过系统模拟的实战检验才发现,这种还带有机械化战争影子的粗放型指挥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信息化战场的精细化指挥要求!”
战场态势量化分析,作战行动精确模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陈雷鸣教授介绍,此次演练中,该院结合“作战实验”理论,综合运用战术兵棋推演、作战方案推演分析、战斗实验分析等多个系统工具,实时从空间、时间、资源、距离、角度等方面对双方的作战方案、作战行动进行量化分析和实战模拟,使“红”“蓝”双方在近似实战的态势布局、完全真实的角色扮演、全维对抗的行动模拟中获得近似实战的训练效果。
演练环境全维仿真
自主对抗点燃实战硝烟
镜头:作战时间20××年11月27日13时00分,皖东腹地某训练基地,北风呼啸,战旗猎猎。触目可及的广袤“战场”上,红蓝双方正全程使用雷达、无人机、技术侦察和抵近侦察等多种侦察手段,全时掌控各类情报信息,准确把握“部队在哪里”、“‘敌人’在哪里”等关键信息,实现战场“透明化”。
中军帐里,鼠标键盘的轻击声不绝于耳,有关双方兵力部署、火力配置、战术特点、战场环境的海量情报信息,如“数字江河”急速奔流,实时呈现在双方指挥员面前。
“102高地南侧发现‘敌’基本指挥所!”
“97高地发现‘敌’通信枢纽,疑为‘蓝军’基本指挥所!”
“红军”两支侦察分队先后发来侦察情报。两个基本指挥所,真假如何区分?“红军”指挥员陷入犹豫。
而在观摩大厅的显示屏上,目标真假一目了然:“蓝军”隐真示假,对正在假目标附近实施侦察的“红军”特战队给予猛烈打击,吸引另外3支“红军”分队急驰增援,随即派出大量部队对孤军深入纵深的“红军”形成包抄合围之势,而对在真正指挥所附近侦察的“红军”放之任之。
“轰轰轰……”“红军”炮兵阵地万箭齐发,“蓝军”假目标灰飞烟灭,误以为已摧毁“敌”指挥中枢的“红军”部队正待凯旋,才发现已陷入“蓝军”精心构设的包围圈……
来而不往非礼也,吃了大亏的“红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多方努力终于嵌入蓝方指挥信息网,对正在某高地的 “蓝军”分队发布指令:“快速向右侧高地突击,阻‘敌’穿插分队!”然而,当“蓝军”十万火急赶到任务区域时,遭遇的却是一轮炮火痛击。
“漂亮!”“红”“蓝”双方精彩的博弈赢得了副总导演、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耿卫东副院长的高度赞誉。耿副院长介绍,此次演练采用多项全军领先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一线伴随实时采、专设席位定点采、视频监控全程采、系统记录自动采”的方法全时空采集演练信息,构设了高度逼真的实战化环境,为双方指挥人员提供了海量重复交织、真假并存的情报信息,不断提升指挥员情报整编的意识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培养他们面对海量信息的“实战慧眼”。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