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尹建军:按群众的思维特点解决群众的问题
2012年12月11日13:46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体谅群众的宣示性思维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真正的创造者,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的主体。然而在当前实际社会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自以为自己专业素质强、见识阅历广、政绩功劳多,反过来认为普通群众狭隘、落后,潜意识里仅把群众当作教育、管理的对象,疏于联系群众,不屑于向群众学习,甚至践踏群众利益,再加上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造成不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产生了被边缘化、被底层化的心理感受,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调查表明,在一些群体事件中,之所以有一定数量的“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加入,其主要意图就是宣示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这表明我们当前在平衡社会收入差距、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还有不足,致使一些群众认为只有通过吸引注意力、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才能促成利益解决。对群众的这种宣示性思维和举动应给予充分的理解、足够的耐心和及时的反思,而不能与民斗气,草率责怪群众多事。事实上,在多元社会中,不同声音说明了社会充满了活力,这恰恰是“问政”、“问需”和“问计”的重要资源,应该善于吸收和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的中外媒体见面会上强调,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用一句最朴素的话语来表达,共产党人的群众观就是:人民为大,百姓是天。无论在什么历史条件下,群众不满意、有怨言,党员和领导干部就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有了这个勇气和智慧,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能更清晰地把握群众所思所想,解决群众具体问题,赢得群众长期拥护。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