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张 烁 嘉宾: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br> 胡翼青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2013年01月10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扬汤止沸”
还是“釜底抽薪”
论文之所以造假泛滥,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出在评价机制上。不论是实践性很强的中小学教师、执业医师,还是高校研究人员,都要通过一纸论文来论英雄。请问二位老师,你们觉得学位论文造假的根子在哪里?
胡翼青:现在评教授动辄就要求15篇核心期刊论文,还要求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教育制度在评价教育成果上有问题,只看“产品”论文,而不看那些不可见的,比如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等。于是,教育就变成商品生产,学生就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
葛剑雄:学位论文造假这么普遍,也有社会和制度上的原因。因为在提拔、选拔干部时,有片面看重学历的现象。复旦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原中文系主任陈思和就是本科学历,因为复旦在任用干部时没有学历方面的规定。为什么有的地方在选拔任用干部的时候非要搞一个学历呢?这说明选拔任用标准有片面性,这就是怎么在制度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胡翼青:做研究,本应该是对研究有兴趣、有天赋,有强大的热爱,成就动机很强的人才能来写论文。有了兴趣,有做研究的强大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位论文作假。
编辑点评:面对论文造假泛滥,应该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答案不言自明。培养学术兴趣、改革评价制度、消除“唯学历论”,两位教授开出了药方。但药方虽好,还需辨证施治。如,研究生能不能不以论文优劣论短长?评职称能不能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提拔干部能不能不以学历定“门槛”?这些需要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衷心希望《办法》只是一个“药引子”,根治顽疾的“组合药方”在后面。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