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热衷“编制”令整体社会缺乏创新活力
扎堆报考有“编制”的岗位,最大的副作用是让不少名校培养的高材生“大材小用”。不少社会学家和教育界人士对这种趋势感到忧虑——对名牌大学研究生,国家和学校都进行了大量投入,其中不少人却最终放弃知识与能力,这是对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的浪费。
华东理工大学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骆守检说,很多孩子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缺乏“不走寻常路”的锐气和“攻坚克难”的勇气。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洪基说,“趁年轻,到体制内与体制一起慢慢变老,这种心态非常危险。”人人都想进入“编制内”的社会,不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社会。
复旦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任远说,“编制内”不可否认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却正反映出人力资本配置的方向出现了扭曲。如果知识生产部门和企业不能吸纳最优秀的人才,将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繁荣与活跃。他认为,如果最能吸纳人才的部门都是“编制内”,说明社会的活力在减弱,体制壁垒可能会形成社会分化和社会割裂。
推进“编制”内外平等就业竞争
不少专家呼吁,应推动“编制”内外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人才晋升的平等竞争环境,提高社会基本保障和福利,激发大学生从事个人创业和知识生产的热情。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就业渠道变窄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发展服务业——这是容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行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我国应该寻找发展服务业的积极对策,而不是对一些传统岗位,附加上户籍、“编制”等好处。这种权宜之计,让服务业的发展更为艰难。发展服务业,要求政府部门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平等竞争。
与此同时,鼓励并支持青年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骆守检说,一方面,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高校要开设“创新精神”方面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冒险意识、责任感等素质。
“我毕业的时候也面临‘编制内’岗位的‘诱惑’,但最后,我还是想趁年轻多锻炼自己。”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研究生吴恒说。他在大学期间就发起了资助宁夏贫困学生的“一本正经”计划,并在近几年先后创办了“掷出窗外”食品安全信息网和“流言研究中心”网站,是一个对“编制内”成功说“不”的案例。
此外,黄洪基说,对城乡基层岗位,国家和学校应该提供政策扶助和教育引导,他们的“编制”和待遇应该保证。“我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观一定会有所改变,他们最终会选择一份如何能让自己更幸福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只考虑现实利益。”
新华社上海1月2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