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出路并研究对策。一是建立离休人员医疗经费基金缺口弥补机制和大额医疗救助金缴费调标财政补助机制,纳入市财政预算。对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进行评估,对确实难以维系进行政策性破产或重组,以免其亏空更加严重,欠下巨额社保费,给今后的社保工作埋下隐患,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更大的财政损失。二是逐年扩大解困房保障群体范围,保障困难群体权益,不仅切实解决贫困人群住房问题,而且做到应保尽保。降低经济房的准入门槛,解决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和资金回笼问题,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夹心层”群体居住问题。针对“夹心层”人群住房问题,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建立层次丰富的房屋租赁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解决“夹心层”的住房困难。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机制。在公共租赁房的准入机制方面,加强房管部门与银行、证券、劳动保障、税务、交通、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多渠道核实公共租赁房申请者的收入和资产状况,甄别出真正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退出机制方面,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租金动态管理。如承租者已不符合条件还“赖”着不走,管理者可提高租金,迫使其主动退出。三是讲求实效,全面提升再就业工作。培养专业化或职业化的社会保障人才,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因势利导,合理布局劳动保障大厅。建议集中资金建立具有较大规模的劳动保障大厅,由每个区根据实际情况抽调 6—12名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到大厅工作,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既服务于本地失业和再就业居民,又兼顾流动人口就业,避免到处建劳动保障大厅,造成资源浪费。四是完善低保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民政部门要落实激励考核机制,对不熟悉业务,造成低保政策执行不到位的街道、社区及个人予以扣分,年终集体工作不得评功授奖。在做到应保尽保,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的针对不同人群出台不同的低保优惠政策。市纪检委每年要对低保上访事件进行核实、审查,对违反政策安抚上访人员享受低保的问题,要追究相关业务部门领导责任,年底不得评为优秀。
总之,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当前,应把增强公平性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首位,实现各类群体的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着力缩小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特别要注重“机会公平”,在做出适当普惠式制度安排的同时,加强社会保障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作者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