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解析:中国梦的“十度”空间
记者 翁淮南 张少义 陈方 冯静 王慧
2013年01月25日15:18   来源:党建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06 中国温度

中国温度,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正给这个社会增添正能量。

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近年来,我国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价值观层面上极大提升了“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近年来,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在大江南北唱响。沈浩、杨善洲、郭明义、袁隆平等先进典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草根英雄,以及众多的“中国最美乡村医生”、“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让我们一次次感动,也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社会的温度。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制片人 朱波——

用善良温暖中国

《感动中国》创办10年来最重要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价值观问题;第二是我们的眼光。

我们提供给观众一种东西,就是能引起所有人为之共鸣的东西,这方面我们可选择的感人的素材很多。对于每个人所呈现的价值观我们非常清晰,如真诚、正义、勇敢、坚强、廉洁、孝悌等。我们按照这个核心来选人。

当下,我们周围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街上走的,乡下种田的,教室里念书的,甚至引车卖浆的,他们心中所存有的美好理念,与千百年来人类理想中的高尚境界是相通的。俗话说,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我们就是要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让老百姓感觉到分量。如,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和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等人,就成为《感动中国》关注的人物。

这些感动,有些是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早就存在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血液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有些是最近几十年的新中国历史中锻造出来,与全人类的理想价值相通。因此,我们不是重塑,而是重新发现、重新弘扬,使大家重温这些美好的事物。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戴焰军专栏
· 《党建》
· 张颐武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