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启动

深阅读:全面小康,贫困地区会拖后腿吗

人民网记者  顾仲阳

2013年01月28日08: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扶贫持久战,需要更细致更精准

减贫工程应有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巩固扶贫效果;地方领导应防止扶贫边缘化

扶贫之路,中国走了几十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到2000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中国特色的开发式扶贫道路总体是很成功的。世界银行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过去25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左右来自中国。

然而,在回望过去成绩的同时,中国扶贫思路的变迁与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更值得梳理。

如果说过去的穷,更多是受基础设施、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限制,现在的穷,更多受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限制。如何确保连片扶贫取得实效?除了进一步完善联系协调机制外,几个具体方面需改进,防止走偏。

首先,我国很多扶贫工作都是采取工程的形式,工程减贫有其合理性,但穷人的发展能力弱,同样的机会富人更容易把握,这种挤出效应,会让工程减贫效果打折扣。因此,工程实施完之后,应该对贫困人口有后续的跟踪服务机制,巩固扶贫效果。具体到片区扶贫来说,会有很多跨区域的大工程、大项目,做大的同时也要做好小的方面,比如瞄准贫困人口,务求减贫实效。

其次,防止扶贫边缘化。跑扶贫口这些年来,最痛心疾首的是扶贫工作在一些地方被边缘化,因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基础差,不容易出政绩。很多地方领导对扶贫工作不太重视,流于年底送温暖等形式,很多地方几十年扶贫办主任就没当上过副县长,扶贫办人数也很少,扶贫干部积极性不高。因此,最急需、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应该自上而下树立扶贫是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尽快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补上。

再次,有一些优惠政策,要注意可行性。比如,国家公益项目取消重点县县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出发点很好,可减轻基层政府负担,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项目都是国家出一部分资金,省、市、县各配套一部分。如果贫困县不配套,层层倒逼,往往导致最希望发展、最需要得到项目的贫困县得不到扶贫机会,进一步拉大发展差距。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