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第10个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如期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哪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对于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了哪些新部署?将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程庆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此进行了解读。
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
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1791亿斤,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创造了连续6年过万亿斤的新纪录。但是,粮食产需缺口仍然逐年扩大,粮食进口量创历史最高。一方面,包括土地租金和融资成本在内的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农业比较效益却在持续下降。
宋洪远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这是因为,适应我国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阶段的要求,加大各渠道农业投入,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一个重要政策保障。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就是要按照增加总量、加强监管的要求,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明确的政策导向。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使农民搞农业能够增加收益,让政府抓农业能够增强财力。”宋洪远说。
同时,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融资上,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在贷款上,又提出要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集体林权、四荒地(荒山、荒漠、荒滩、荒地)使用权、农用生产设备作抵押。”宋洪远进一步分析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