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外交政策中的“和平”,是指手段还是目标
和平作为目标,是指要努力维持一种总体和平的局面和态势。而和平作为手段,则指当问题来临时,优先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但在有些情况下,把和平既作为目标又作为手段,具有一定的内在张力。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两难的局面。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带着充分的诚意前往慕尼黑,寻求对苏台德危机“和平解决的办法”。张伯伦的两难在于,如果他不对希特勒蛮横无理的要求作出让步,那么战争可能近在眼前;如果他通过牺牲捷克利益的方式,“和平”地解决苏台德危机,从长期看,是否有助于欧洲和平,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把短期和平作为目标,张伯伦在慕尼黑确实实现了和平,只是这样的和平是一种“虚幻的和平”,在这个和平的背后,缺乏英法等国对德国扩张主义行为坚定的抵抗意志做保证,因此它是根基严重不稳的和平。
在国与国关系中,和平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它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主观意愿那么简单。和平不可能是一厢情愿的结果。一国以牺牲自己主权权益的方式,很难换来真正的和平。一个没有坚强抵抗意愿的国家,反而会刺激他国蚕食的胃口,容易成为他国挤压的对象。以妥协退让实现的和平,客观上鼓励了国际社会中的机会主义和贪得无厌,可能造成国际社会恶人当道的局面,最终引发国际体系中更大的危险。二战前欧洲的经验已经十分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面对国际关系中对方蛮不讲理的行为,通过坚决的手段,从根本上消除其机会主义的动机,反而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保障一个时期的和平。我们必须从国家之间博弈的角度,来理解和平手段作用的发挥,以及和平作为结果所具有的性质。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从善意出发的行为,就可以收获理想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我们不能为了和平而和平,为了避免战争而避免战争。把单纯地避免战争(它从字面上说是和平的另一面)作为一种目的来追求,是一种极大的危险。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但如果争取不到,那我们就以坦然的心态直面可能发生的冲突与战争,以冷静的头脑做充分的准备,以巨大的勇气投入困难的局面,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我们反对穷兵黩武,爱好和平,但不怕打仗。我们深知和平有时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和考验,这使我们更加珍惜由此而来的和平。胸怀和平的理想,坚定地走上战场,有时这是善良勇敢的人们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英国、美国、苏联、中国等国的大量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中,曾经做出过。我们不排除今后某些时候需要继续做出这样的选择。做这样的选择,本身是对世界和平、地区和平负责任的表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周边战略室主任,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