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7日0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华民族有着崇德向善的悠久传统,对高尚道德的强烈呼唤始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道德支撑。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力推进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社会还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各种思想观念交织,在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如何认识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问题?如何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本版组织一组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编 者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涉入深水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业进入攻坚阶段,道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社会道德呈现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人们在思考,社会道德是进步了还是滑坡了?科学阐释社会转型时期客观存在的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现象,穿越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迷雾,对于我们坚定道德自信、进一步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向善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的10多年来,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体现了奉献社会主义祖国的时代风貌。当与祖国荣辱休戚相关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刻,他们表现出了高昂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当面对一些有违民族感情、国家尊严的事件,在宣泄爱国情绪时,他们呈现出了理性爱国主义的科学态度;当祖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举办重大活动时,他们展现出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优良品德和讲文明、讲礼仪的公共道德。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吴潜涛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