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18日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动力是内还是外?
主要依靠内需的驱动,城镇化不会在短时间内大幅推进投资增长
记者:2012年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是负数了,2013年宏观经济的严峻考验可能还是来自外需,在这种背景下,内需的发力点在哪里?人们寄予极大希望的城镇化会对中国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吗?
潘建成: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方向之一,就是积极推动内需驱动的增长,换句话说就是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近5年来两次经济增长下滑都与外需减弱相关。2013年世界经济或许不一定会进一步恶化,但也很难有大的起色。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内需的驱动。
从内需看,取决于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发挥的程度。从投资看,制造业投资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减缓,但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轨道交通等、污染治理和资源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保障房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可望进一步加快。这一慢一快的结果,可能是投资增长温和回升。广受关注的城镇化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不过,中央在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意味着不要简单地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城镇人口的增加,而是要将更加完善城镇的合理布局、促进进城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城市更加绿色和智能化作为城镇化的更重要的目标,这需要一系列改革相配套。因此短时间内搞大跃进式的城镇化是不可取的。从这点看,认为城镇化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推进投资增长是不现实的。
从消费看,政府消费增长可能会减缓,居民消费增长有可能进一步加快。一是近两年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进一步促进,有望对消费增长产生重大推动力;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完善,比如城乡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三是城镇化发展的加快对消费尤其是服务性消费的增长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80后、90后的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倾向高于其上辈,这一群体比重的提升从人口结构上来说也对消费产生新的促进作用;五是资本市场的适度回暖一定程度也会通过财富效应促进消费的增长。总体来看,201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望进一步加大。
上一页 |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