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黄庆畅 张 洋
2013年02月26日08: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践行法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护平安
衡量社会治安状况,不仅要看公安机关破了多少案,预防减少了多少治安灾害事故,更要看群众的实际感受。
衡量公安执法成效,不仅要看能否及时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还要看能否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新时期,新期待。持久的和谐稳定,不再简单地表现为犯罪率的降低,更是体现在公平正义的彰显。与时俱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成为平安守护者的共同选择和自觉行动。
新年伊始,新刑诉法正式实施。公安部随即修订了《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反应迅速,落地有声,执法办案出现新气象。
2013年1月4日,北京市第一看守所,一位律师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新刑诉法实施后的首个工作日,看守所就不折不扣地按照新刑诉法规定给我们办理会见,让我感受到了新法带来的效率和方便。”据统计,当天北京市第一、第三看守所就接待律师137名,并全部安排了会见。
群众的认可来源于执法者对法律的尊重,来源于执法活动的规范。执法规范化,一直为公安机关孜孜以求。
国务院出台的《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和公安部门出台的《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让公安民警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为基层民警提供了精细、可操作性强的“执法指南”。
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信息化强化了对执法办案的全程动态监控,为规范执法铺就技术“铁轨”。
为提高执法能力、确保办案质量,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多层次的“大培训”,并进行公安民警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仅2012年,74万余名民警参加了中级执法资格考试。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