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
2013年03月08日10: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扎实推进”要走融合发展之路
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预言,21世纪将会出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平台与新能源融合、工商贸等生产方式和公民生活方式变革的革命,将改变经济发展的整个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强调的这种融合发展,实际上是包括文化在内的人类发展的必然。
文化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我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出发把握文化范畴,重点研究部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融合发展,不仅符合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体现。
第一,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发挥好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要着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还要发挥文化产业作为创意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独特优势,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抓好发展这一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坚持与时俱进,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我们的祖先崇尚的是以求善为主的道德文化,是形而上的,反对形而下的。西方文化属于求真的文化,崇尚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探究宇宙、地球和世界。我们今天搞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看到西方科学文化和中华道德文化的互补性。要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历来彼此融合、互动发展,从造纸术、印刷术,到机器印刷业、无线电、广播、电视,直到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文化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必须及时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发展之中。以新闻出版业为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数字出版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出版传媒企业如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转型意味着变革,但这种变革不是对过去的彻底否定,也不是新与旧、活与死的替代关系,而是一种适应性变化。转型的最高境界不是替代而是融合,新媒体技术正在使出版业向着更宽泛的内容产业各领域扩展。图书、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将发挥各自的载体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融合不仅会对原有的产业做加法,也将衍生出新的产业。这种融合将使内容产业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覆盖最大化,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将变得空前丰盛。
建设文化强国不是喊口号,而要虚事实做、埋头实干,贯彻落实好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切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让全体人民的精神创造力、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创新力迸发出来,共铸中华民族“文化之魂”。
(作者为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