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育教育主体的沟通素养。党内新媒体沟通是一种交融式沟通,即各沟通主体各自发挥其应有作用、又相互融合的方式。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党员“意见领袖”和广大党员组成新媒体教育交融性主客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并存,这是新媒体党员教育的特点。只有充分提升各教育主体的沟通素质,才能发挥其党员教育的优势。对于党内相关组织机构而言,应在明确职能权限、工作方式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拓展空间,尤其要善于设置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发展、关系民生和广大党员权益的宣传论题,并科学引导问题的讨论;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应更加关注法律、政策的舆论研判和平等对话的方式,要善于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说明问题的本质,切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新媒体沟通;对于党务工作者而言,应注重及时掌握新媒体舆情动态和组织议题,在深刻把握新媒体沟通特征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升舆情敏锐性和鉴别力,专业化地组织和引导新媒体舆论;对于党员“意见领袖”而言,应善于以合理方式澄清认识和引导舆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阐释精深的道理;对于党员个体而言,要有统一的新媒体沟通要求,在沟通过程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同时,又要依据其身份特点有所区别,利益相关党员要坚持公平正义的沟通原则,事件知情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沟通原则等等。
积极创建互补衔接的教育格局。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并不否定传统党员教育,相反,要在传统党员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党员教育的内涵,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创新党员教育的形式。应努力构建传统党员教育与新媒体党员教育相互配合、紧密融合的党员教育新格局。第一,通过传统党员教育提升党员新媒体素养。要在入党教育、日常教育和党内干部教育中增加新媒体素养的相关内容,规范和引导党员新媒体表达内容与方式,增加技术环节的实践培训及考核,提高党员运用新媒体的相关能力。第二,增加传统党员教育的新媒体延伸平台。通过将党员教育内容置于新媒体,日常的党员培训内容完全可以被更广泛地共享;通过网络深入研讨,可以使培训内容进一步扩展,培训的效力将进一步提高。第三,探索新媒体党内会议补充方式。传统党内现场会议具有即时多向交流的特征,如民主生活会,可以取得直接对话的良好效果。而新媒体会议交流可以给党员更宽广的思考空间和更宽松的语言氛围,可以探索作为现实党员交流的重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