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养老金投资涉“深水区” 4800亿年金“大松绑”
2013年04月18日10: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市场化投资进入“深水区” 限定风险面临更大挑战

  分析人士直言,人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四部委近日连发23号文、24号文,意味着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进入“深水区”,社会各界也对企业年金市场的壮大发展寄予厚望。与此同时,如何在坚持市场化投资方向的同时,限定其风险仍是企业年金市场、及相关机构必须探讨的课题。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表示,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仍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要想在战胜通胀的基础上,再保持较好的投资收益,仍然会面临很多困难。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压力相应也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企业年金。这两个“通知”不仅是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有益推动,也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年金的各项投资比例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对此,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家斌提出,“如果将来我们放开了企业职工的选择权,那么个人的风险偏好可能就是一个问题。比如,如果职工想增加权益类比例配置,怎么办?”

  易方达基金首席市场官高松凡认为,一方面,投资范围扩大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二级市场及短期产品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部分投资品种的风险区间是很大的,因此对于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理甚至估值核算等方面要求会更高”。高松凡称,“从11号文到第23、24号文,相关部门对主体、产品等都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这是基于长期稳健、限定风险的考虑。”另外,企业年金未来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目的也是为了分散企业年金的资金安全风险。

  追求绝对收益的理念也得到了大部分市场人士的认同,称“企业年金投资不能承受试错之痛”。一位企业年金基金经理坦言,“企业年金是在确保绝对收益的情况下才会追求相对收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能不是一个市场明星投资经理打造自身价值的平台。如果投资管理人最终交上去一个负收益的‘成绩单’,没有达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目标,那么相对市场指数再好,排名再靠前,都没有意义,企业和职工也不会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限定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加强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工作,将是2013年人社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包括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增加披露内容、改进披露方法,由原来的每半年披露一次改为季度和年度披露等。

  市场人士对此表示,“未来通过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市场上公开的比较,我们再做选择就很容易了,因为他有很清晰的规则,有很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还有很鲜明的投资风格特征等。”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