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于社会公正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切实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那么今天中国改革遇到的各种困境与挑战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也与社会公正尚未得到有效实现与落实有关。权力对于市场的过度干预与渗透,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改革成本与成果的不公平配置,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民主参与的制度机制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阶层结构的不合理固化,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公民生态权利尚缺乏有效保障,以上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更加重视社会公正,以公正为问题解决的价值导向。只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体现自身的本质,更为有效地证明自身的优越性。
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探索而言,公正的理念已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之中。众所周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论断。而这一主要侧重经济层面的论断实际上已经内蕴了社会公正的意蕴。没有社会公正,生产力就不会得到解放与发展。没有社会公正,生产关系上也不可能切实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就将社会公正与人本身的发展直接联系起来。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尊重个体权利,保障每个人的公正发展机会。只有充分重视公正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价值导向作用,才能切实推进人的需要、能力、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新世纪以来,胡锦涛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样,公正就与社会建设的维度直接联系了起来。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只有切实解决好社会公正问题,才能使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如果说在邓小平、江泽民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公正的维度尚未正式明确,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中,公平正义已经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明显一维而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公正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公平正义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既然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自然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其本质性的维度。
概言之,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来分析,社会公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维度,是其本质性内涵。就此而言,要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社会公正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