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教育公平性的途径
调整优化教育发展政策,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教育公平的原则,对现行教育发展政策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取消或者调整一些显失公平的教育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不同地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不同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贫穷落后地区教育的专项补助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的教育资金支持,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提供资金保障,不断缩小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教育上的差距。对人口大省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给予优惠扶持政策,缩小高校招生方面的地区差距。灵活运用税收、招生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增加民众享受教育的机会。
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公平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理念,促进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将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则之一,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充分考虑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在职称晋升、孩子入学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保障,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教学。在进行新的教育发展布局时,将教育的增量部分向农村地区倾斜,更多地在农村地区建立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院校,增加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机会。加大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力度,在教师培训、硬件投入等方面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好的保障,使农村教育水平及时跟上城镇教育的发展步伐。
坚持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保障困难群体的教育权利。在对现有制度和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制度保障,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通过完善教育公平的保障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从就业、干部选拔等方面来保持人才流动渠道的畅通,增强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要做好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宣传教育和制度保障工作,加强对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真正实现发展机会的男女平等。
(作者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