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彰显中国梦的美好前景
侯惠勤 朱继东
2013年05月07日08:1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美丽中国”的前景更加光明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昙花一现的“富民强国”,而是可持续的繁荣富强。她不仅要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而且要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继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之后,习近平同志最近又一次提醒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而良好生态环境是真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证和核心内容,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就无从谈起。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汶川的灾后重建,严格遵循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统筹协调的原则,把恢复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为了科学规划,国务院正式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汇聚了30多个部门的智慧,并经过10余次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之后形成的。四川省也先后组织协调了省内外3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4000多名规划技术人员,集中开展灾后重建的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灾区干部群众主动告别“盆地意识”,积极向东部取经、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更科学的方式恢复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汶川县水磨镇有一条寿溪河,在地震前常常是污水横流,而灾后重建中把地震之前的60多家高污染企业只保留了环评排放全部达标的5家,如今寿溪河已经建成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推动着这个昔日粉尘飞扬的小镇已经成为旅游热点的“现代桃花源”,并在“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获得“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无论是北川还是汶川,或者是其他曾经遭受地震灾害的地区,如今都是山清水秀,发展经济首先考虑环境保护成为当地干部群众自觉的行动指南,坚持走生态文明、共同富裕的道路,也让每一位游客真切感受抗震救灾巨大胜利的同时对“美丽中国”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美丽不美丽,生态是第一。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令人欣慰的是,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生态建设一直被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北川、汶川等地不仅推广绿色材料、绿色施工、绿色建筑,而且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产业、叫响绿色品牌,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让“美丽中国”在这里有了很好实践,也让“美丽中国”的前景更加光明。立体种植、无土栽培、无公害生产、智能设施……在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市的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投资兴建的北川维斯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展陈的奇花异草、优质瓜果和高产蔬菜让人忘了这里在震后曾经是一片废墟,而他们正在全力打造的集高山蔬菜、中药材、山野菌、高山花卉、现代农业等于一体的中国西部最大的高山农业中心不仅让震后的北川农业找到了新的支撑点,也为北川旅游发展增添了一个新亮点,这种主打绿色自然品牌的生态旅游令游客们大开眼界,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总经理宋金科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既能很好地保护环境,又能很好造福当地百姓、大力发展好当地经济的生态经济之路。而北川县政府从2012年起正式启动的全县打造5A级景区的工程,又把寻龙山风景区、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维斯特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景区一起打造成为北川旅游新的亮点,赢得了当地老乡的交口称赞。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