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陈燕楠:“为民”筑就中国梦
2013年06月18日08:5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陈燕楠

编者按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部署的这一战略任务即将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干部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三所干部学院是我国干部培训的阵地,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三所学院的负责人就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质内涵及其实践价值等话题展开研讨。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九十多年党的历史、六十多年共和国的历史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都在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民根本利益而展开的不懈奋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思想是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理念、道德规范、行动指南的有机统一和集中体现。

“为民”是共产党人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的观点,是“为民”思想的理论源泉。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次飞跃,党的“为民”思想也经历了形成、发展、丰富、深化的过程,构成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为民”思想奠定基础。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从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任务出发,向全党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章程,成为党的根本宗旨,以丰富的内涵奠定了“为民”的思想基础。第一,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告诉人们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绝没有自己的私利和主张。第二,解决了为民的途径问题,它强调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诉求,关心群众的疾苦。第三,解决了为民的态度问题,它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半心半意。第四,解决了党的全部工作的标准问题,即凡是对人民有利的,就是对的;凡是人民不欢迎的,就是错的。第五,解决了为民的内容问题,要求党员关心群众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2.“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是“为民”思想的新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现了“为民”思想内涵的质的飞跃。一是“为民”任务实现了从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到带领人民“共同富裕”的转变,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发展需求;二是“为民”方向实现了从着重提高人民政治思想觉悟到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转变,提出了由“温饱”“小康”到“富裕”战略构想;三是“为民”保障实现了从思想作风到制度机制的转变,提出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办事的依据。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拓展了“为民”思想的内涵。江泽民同志适应时代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丰富了“为民”思想的内涵。“执政为民”,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执政为民”,就是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也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执政为民”,还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为民”思想的深化和升华。步入21世纪,为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胡锦涛同志鲜明地提出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核心的“三为民”思想,使党的“为民”思想体系化、科学化,其内涵得到有效深化和升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基本手段、核心动力和根本目的三个方面规范了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情感观和利益观,形成了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突出了人民的价值、情感和利益主体地位,“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观点,既适应执政兴国的客观需要,也是实践“为民”思想的根本要求。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