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国内政外交调整加力,全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球有74个国家及地区举行了议会选举或领导人换届。包括中国在内,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2012年领导人换届的就有四个。大国集中进行选举或换届,使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经受了选举政治的严重冲击和考验。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大选后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积极调整各自内外政策,力争在国际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在此轮高频度的选举热潮中,各国国内政治斗争日渐扩散到对外关系之中。一些国家的政客在选举中取悦选民的言论往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色彩,带动其国内的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上升并裹挟内政。个别国家如日本甚至导致全社会政治右倾化,政党政治畸形、对外政策扭曲现象进一步突出,因而给地区局势和整个国际关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世界主要大国着力解决各自的内部问题,内政与外交的联动互动尤显突出。在美国,中美关系成了两党恶斗的一张牌,两国关系受到很大伤害。奥巴马连任后,内政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将是他所要解决的压倒性议题。围绕美国面临的“财政悬崖”困境,共和、民主两党争斗激烈。出于“大局”考虑,特别是维持美国全球“领导”角色即霸权地位等诸多需要,双方最终可能会达成共识,找到化解危机的妥协方案,但深重危机酿成的政党“极化”现象已难以消除,美国社会的分裂在持续。在欧洲,受欧元区债务问题的影响,非欧元区国家,首先是英国与德法之间的分歧加剧,对欧盟的离心力增大,德法之间亦矛盾重重。欧元对非欧元区欧盟成员国的吸引力下降,连欧盟前景也不甚光明,欧洲一体化进程因此差强人意。在日本,政党政治混乱无序,十多个政党在年终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竞相表演。除民主党、自民党两大主要政党外,出现了以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第三势力,战后几十年来日本赖以立国的和平宪法乃至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秩序和安全格局,受到现实威胁和挑战。面临抉择的日本何去何从,引起了周边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在俄罗斯,普京虽在大选中胜出,由总理顺利转任总统,但未来施政之路坎坷不平。作为其政治基础的统一俄罗斯党,作用和影响明显今不如昔,反对派对其政策的抵制有增无已,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独裁”的指斥和压力持续加码,其内政外交仍面临不少困难。鉴于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未来美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明显降低,国际油价可能长期处于低位,这势必冲击俄罗斯能源强国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推动全球力量重组,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话语权和声音持续增强。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各方要普遍参与、普遍受益,方式应当是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平台主要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依据是公认的国际法、国际关系准则和惯例。随着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相应改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全球治理过程中开始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将为世界开辟更为宽广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多以竞争合作并存为主,但在2012年的大国关系中,尤其是中美关系中,战略竞争的一面较前突出。中国积极主张大国之间不断加强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共同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新型关系,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这在2012年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需求准备不足,反应不力。某些西方国家受到国内问题拖累内顾倾向明显,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偏失,能力削弱,新兴国家亦未就此形成共识并铸成合力。建立公正合理、持久稳定的全球治理体系仍任重而道远。不过,国际社会毕竟已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利益交融越来越密不可分。除了经济和金融领域外,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议题,都需要各国合作。今天的全球治理,其核心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交换和平衡,而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共同安全,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治理,传统大国应放弃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国与国之间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真诚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的合作,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推动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