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要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我们所说的城镇化的本质是人,是人的城镇化或者人的现代化。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使之过上更加体面、更加有尊严的生活,进城的农民要能在城镇里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样的待遇。这也是个社会公平问题。
二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就要大量占用土地。我们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要在城市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保护耕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一定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三是要依靠两种力量,即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这是因为,城镇化首先是一个经济现象,要完成产业以及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向工业产业转移;同时它还是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市场化推动城镇化,会有一些失灵的地方,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在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规划、发动、诱导、统筹等工作也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
四是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停留在以镇论镇的初级阶段,由此产生规划依据不充分、定性不准确、用地和人口规模预测不合理的现象。有关研究表明,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要达到3万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的功能。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要真正做到从全国角度发展城市集群。例如,我国现有的3个城市集群,即京津冀城市集群、京沪杭城市集群、广东深圳城市集群;从地域角度,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以外延据点式发展为特征,引导流动人口向中小城市分流;从城镇角度,细致认真、科学严谨地做好小城镇规划蓝图,才能极大地拓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先行先试的探索必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五是城市适度规模,即预防大城市病。当前我国城镇化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明显不足。与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发展伴随的是水资源紧缺、空气质量下降等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问题,城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风险。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需要空间一体,适度聚集,协调发展,以城市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六是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城镇化离不开产业化,且依托于产业化。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制于产业发展。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以通过产业的良性发展解决大批农民转变为城镇人口后的就业问题,实现产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融合。
七是农民工身份确认。城镇化最大的体制障碍是户籍制度,这也是城乡分割最明显的特征。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把户口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农民要想成为“城里人”,必须取得非农业户口,否则,即使生活在大城市仍然享受不到“城里人”在医疗、就业、住房乃至受教育等方面所独享的权利,成为城市边缘人。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户籍改革,放松户籍管制,全国各地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变革,但都以淡化管制为主。城镇化迫切需要体制创新。
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更要在实践中注重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以人为本,以解放生产力和调整产业结构为出发点,大胆实践,勇于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