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就是要在思想开放、理念更新、生活多样化的时代,树立勤俭朴素、刻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有远大的目光;就是要树立昂扬向上、发奋图强、勇于探索、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在各项工作中,求真务实、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精神抖擞;就是要树立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人生境界,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解奋斗、执着追求、一往无前。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是面对新条件、破解新难题,端正党风、清理政风、重塑民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的科技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农村还有1.2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中还有5000万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着眼国家、整体、长远的利益,树立勤俭朴素、刻苦耐劳的生活态度。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没有理由奢侈浪费,更不能竭泽而渔。即便为了拉动内需、搞活经济、倡导消费,也必须量入为出、细水长流,坚持健康的、理性的消费方式。如果肆意浪费,必然引起老百姓的怨恨;如果竭泽而渔,吃子孙饭,断后代粮,那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二)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遏制奢靡享乐之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多样化的物质、思想及生活观念,人们在回归和满足“人本”利益与需求的同时,那些过犹不及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享乐之风也呈泛滥之势。玩物可以丧志,奢侈足以堕德。领导干部吃喝玩乐的时间多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就少了;想享乐多了,想党的事业就少了;生活阔绰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就淡漠了;离“酒绿灯红”近了,离人民群众就远了。一些党员干部,正是在“体面”、享乐的追求中,不知不觉落入了浮夸、腐败、奢靡堕落的队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是党员干部抵制奢靡享乐之风,寻回自己政治本色的需要,也是以身作则、带政风、促民风的需要。我们只有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昂扬向上、发奋图强、勇于探索、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才能继续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戴,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汇聚正能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170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百年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能否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7]。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历史已经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挑战和风险,我们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军心,激励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就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正能量。我们的党员干部只要树立志存高远、克己奉公的人生境界,带领亿万群众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艰苦奋斗精神,就能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