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解读201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区域经济 差异发展 协调推进
2013年07月19日16:34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优化开发区域,要通过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来是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如今经济增长步入“换挡”阶段,东部地区可谓恰逢其时,因而在转型升级上被寄予更多的期待。

7月3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上海浦东新区的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的自由贸易区。浦东这片开放的热土,以“境内关外”自贸区的全新定位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建设上海自贸区是可以与上世纪设立5大经济特区和启动浦东新区开发相提并论的重大事件。“上海自贸区的平台,将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经济中心的综合载体,也将成为‘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白明说,“上海自贸区如何开展试点,实践‘管少、管好、管精’,将起到全局性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以开放促改革”的思路十分明确。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优化开发区域,要通过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已具备全国最好发展基础的优化开发区域,不再追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大而全”,而着眼于“高”,即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以引领、辐射区域内高标准发展产业——

浦东新区的海洋产业进入“二次创业”期,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通过搭建研制一体化平台,集聚科研领军人才,驶向“经济深海区”。上海浦东新区海洋局副局长张长起说,“上海建设自贸区与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对浦东海洋产业提质升级形成了倒逼机制,浦东海洋产业未来要建海洋科技高地和海洋新兴产业高地,以带动‘长三角’,进而引领全国。”

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在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今年举办的“软交会”上,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向全国各地输出本地品牌,显示出强大的区域辐射力。辽宁省副省长潘利国认为,大连软件业代表着辽中南地区新型服务业及对外开放的新高度,为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示范。

区域深化务实合作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望在环渤海地区快速推进

制定区域规划的出发点,就是打破既有行政区划限制,从更高层面推动经济一体化。实施区域规划,也常从消除壁垒破题。

今年上半年,环渤海的京津冀地区创新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务实展开合作,区域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5月,北京、天津派代表团赴河北考察,京冀、津冀分别签署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将在环境治理、多个产业和领域内展开合作,并成立京冀和津冀省市合作领导小组。

“协议涉及的每个方面,京津冀都有专门的责任人对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讲师胡安俊认为,环渤海地区合作的务实性,体现在责任制的建立和交通、产业项目的具体化。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望在环渤海地区迅速推进。

治理京津冀地区长期积累形成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也需要深化区域合作。胡安俊认为,一方面要靠多地区多部门联防联控,加强环境联合执法,另一方面,要加快布局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培育发展环保产业。他认为,环渤海地区的污染防治可以从壮大北京中关村的节能环保产业突破。

在中部地区,长沙、合肥、南昌、武汉等4个省会城市今年2月达成《武汉共识》,将从9个方面深入开展协作,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中部4省的区域合作,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为载体,以旅游合作为抓手,旅游资源之间的大融合、大发展、大谋划,目前正沿着武合高铁、京广高铁和长江黄金水道展开。

行政壁垒是市场要素顺畅流通的障碍,消除壁垒可以直接为区域市场建设创造制度优势。在东南沿海,厦门湾两岸的10大港区日前全部整合到厦门港。过去,厦门湾分别隶属于厦门港和漳州港,整合后同港同策、统一管理,为做大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优化了制度环境。

(责编:杨丽娜、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