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关于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养老问题是民生要计,应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尽管对全省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有所了解,也不止一次专题研究过养老问题,但在与姜书瀛老人对话后,我还是到社区、养老机构、居民家里进行了走访,与从事养老工作和养老问题研究的同志进行了交流,并查研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养老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调研我发现,当前湖北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有两个比较严重的现实:一是未富先老。截至2012年底,湖北省60岁以上人口已达88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38%。事实上,按前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湖北省自1998年就已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十二五”期间湖北老年人口每年将增加近40万,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约99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2050年将达到37%左右,这就意味着那时湖北“三人行,必有一老”的格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开始老化时人均GDP为2000美元左右,按现在的标准,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湖北199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只有639美元,还处于低收入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二是城乡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省人口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迁移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加之年轻人婚后独居等因素,我省“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妻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小孩)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武汉市中心城区空巢老人已占到老年人的3成,近30万人,有的社区空巢老人比高达73.1%。全省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力大都进入城市打工、创业,老年人独自生活、艰难自理的问题更加突出。华中科技大学近两年就有两位退休老教授在家中去世数日后才被邻居知晓,农村类似问题也不鲜见。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已紧迫而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人口快速老龄化引发的矛盾不断增加,且已由老年个体向老年群体扩散,由单个家庭向整个社会传导,由养老问题向经济社会发展渗透。我深深地感到,养老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它将对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既是重要问题,也是紧要问题,必须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1.老年人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特殊力量,养老问题事关国泰民安
“家和万事兴”,小家如此,国家亦然。中央之所以把老年人称为人民群众中的“特殊群体”,是因为老年人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是“有功之臣”;老年人在人生经历中有丰富阅历,是“有威望者”;老年人在家庭兴盛中发挥主心骨作用,是“有主见者”。所以,妥善解决好养老问题,充分发挥老年人“功臣”“前辈”“家长”等身份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特殊作用,不仅有利于保持老年群体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通过老年群体这一特殊力量最大限度地集聚社会和谐因素,促进国泰民安,为党和国家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2.老年人是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养老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钱钟书先生关于老科学家有一段妙论,说“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我们湖北也有一句老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安度晚年,但绝大多数老年人希望老有所为。所以,老年人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宝贵的人力资源,老年消费与老年产业是丰富的内需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新的发展资源。其一,“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发展力量,有时甚至只要给他“用武之地”,他不要投入,只有产出。其二,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拉动内需的强劲动能。解决好养老问题,就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内需市场,就能抢抓新的发展机遇,谋取新的发展红利。
3.老年人幸福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养老问题事关中国梦的圆满实现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她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老年人既是中国梦的实践者、推动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受益者。中国梦的实现,是人民幸福的极大提升,是老年人幸福的极大提升。圆中国梦也是圆老年人的幸福梦。老年人晚景如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的综合反映,而实现“老有所养”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的期盼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标。妥善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能使老年人颐养天年、得享天伦,更有利于后来者消除养老的顾虑,轻装上阵、激情打拼,实现人之梦、家之梦和国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