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北京是全国人民的,但不是全国人民都来居住、工作的地方”
何谓城镇化?数以亿计的人口,正在经历一场遍及神州大地的流转。
毋庸置疑,在这场流转之中,掺杂着无序、缺乏管理等诸多问题——北京人口总量已突破原规划中2020年人口目标——这也许仅仅是问题的一个面相。
在城镇化当中,我们忽略了什么问题?“城市农村化”现象是否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又应如何“去农村化”?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专家文国玮。
“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是城镇化的最难点”
记者: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您认为城镇化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文国玮:新型城镇化应该是高质量的城镇化,要追求五个目标。第一是要有好的经济效益,没有高质量的经济生产力,城镇化无法发展。第二是要追求优良的城市环境,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生态、环保。第三是要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管理和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在目前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比较关注这前三个目标,但忽视了另外两个重要的目标:
第四个目标是要追求更高的城市居民素质,不能大量的人进到城市里来,城市居民的素质反而下降了。城市居民素质包括文化科技水平、社会道德风尚和法律知识以及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城市意识和行为准则。
随着现代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要达到作为一个“城市人”所应该具备的“城市居民的素质”,就需要进行教育。“进城”需要有一定的科技和文化基础水平,如果你一字不识,或者对新科技没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到了城市里很多设施都不会用,就会需要很多人为你服务,这肯定是不行的。同时,城镇居民应该拥有基本的道德风尚和法律意识。也就是说,城市的人需要遵守城市的行为准则,恰恰这个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是最难做到的。
第五个目标是要追求城市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的平衡协调。在这个平衡协调的过程中,在农村可以形成一个反吸引力,吸引一部分人留在农村。这一点,现在我们也远远没有做到。
记者:为何说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是城镇化最难的一环?
文国玮: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往传统农村人的意识是一种个体意识,而城市人需要社会意识。在农村人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如果这种意识不转变,就会带来很多不适应城市的行为举动,给城市、给自己带来很多问题。
城镇化是双向的。我们目前更强调的是单向的城镇化,这种单向的城镇化中,又特别强调人口城镇化。似乎把农村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就是城镇化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城镇化不但要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口从农村引进来,还要将他们变成城市人。
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有一轮城镇化的过程,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是有计划地从农村选拔优秀的青年,到城市进行文化、技术培训,合格后上岗,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可现在,一个农村人只要有个落脚点,甚至还没有落脚点,都可以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跑。而我们的城市管理缺失,对这种流动方式缺乏管理。导致需要到城市来,能够到城市来的人,未必真的能到城市里来;那些不需要来,还没有能力来的人,反而来了一大堆。这样就造成了现状无序的人口流动。
目前城镇化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由于对城镇化的这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太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