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起源于欧洲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即列宁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指引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但在后来,斯大林打着列宁主义的旗号提出一整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由此形成了所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再后来,这一模式由苏联推广到东欧各国,也推广到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在共产国际、苏联、苏共和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虽然中国共产党人也对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但从整体上看,中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然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和受斯大林主义的影响。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基本照搬了斯大林模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进行了强化。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当苏联、东欧国家尝试对这一模式进行局部改革时,中国则反对任何类似改革,将其一概斥之为“修正主义”。尤其是在“文革”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其实已经发展成为“极端版本”的斯大林模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率先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藩篱,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苏东剧变后,着眼于从根本上突破或否定斯大林模式,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不可能再走回头路。
但不走老路不等于要走到别的路上去,同源也不等于一定要同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否定,是要闯出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新路,不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更不是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可。中国搞改革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要放弃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共也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虽然同属世界左翼进步力量,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比如,在指导思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而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民主社会主义不仅在思想理论来源上多元化,还特别强调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在所有制形式上,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支持和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但中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并始终坚持最终消灭私有制的立场。而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则是以私有制为讨论问题的前提的,并完全放弃了在制度上替代资本主义的目标和要求。最重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多党制,主张所谓彻底的民主制。如果放弃了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所主张的那些理念和政策便无法得到保证,社会主义也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当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并不意味着不学习民主社会主义好的东西,比如其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就值得借鉴。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也是这么做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都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的营养。中国共产党也无意说民主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好。每个国家都是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和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的大地,适合中国的国情,若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民主社会主义未必不适合其他国家,在中国是邪路,在别处可能是正路。毕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制度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知道。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