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制约管理创新的深层次矛盾
军事管理创新既要改进方法手段,更要突破思想障碍和利益藩篱,后者面临的阻力往往更大,需要从全局出发解剖深层矛盾,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剑指要害、破解难题。
需要破解狭隘利益观的束缚。受本位主义思想影响,一些单位部门之间存在自成一体、各自为政、相互制约的现象,深为官兵所诟病。有的单位、部门之间相互争时间、争资源、争彩头,以致工作难统筹、时间难分配、资源难统管,机关忙乱、基层乱忙屡见不鲜;涉及多个部门的建设和管理,相互间都不愿放手、不甘从属,导致机关各种领导小组越来越多,人为增大了工作量、降低效率,产生新的矛盾。推动军事管理创新,不向这些弊病开刀,就不可能取得实质突破。
需要破除消极安全观的影响。军事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巩固与提高战斗力。当前,用不打仗的心态抓管理,单纯消极保安全,已成为一种亟待根除的通病。在领导干部身上反映出的是当“和平官”,在安全风险面前缺乏定力,只谋任期内部队不出事、不思战时能否打得赢;在机关表现出的是研究平时管理多、思考战时管理少,规范日常行为多、锤炼战斗作风少,评估管理效益看事故案件多、看能力提升少,“管为战”的标准立不起来、落不下去。领导机关管理工作指导的偏移,带来的是基层部队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担心从难训练出事故、发生问题受处理。管理创新不聚焦战斗力建设,就失去价值和生命力。
需要打破传统的人治观羁绊。一些人思想上残存的“人治”理念,仍是阻碍依法管理的桎梏,导致“潜规则”和人情风盛行,削弱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具体表现为少数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个人意志凌驾于条令法规之上,导致官兵看人行事、看权行事;有的选择性执行法规,容易淡化号令意识,影响军令政令畅通;有的热衷层层加码,安排工作超出基层承受力,严重挫伤部队积极性;有的责任追究偏宽偏软,怕得罪人、怕伤和气,搞淡化处理甚至捂盖问题,管理失去刚性杠杆。管理创新需要致力于法规体系的健全完善和监督执行,冲破“人治”思想的羁绊。
需要突破功利的建设观局限。决策管理、资源管理决定着建设成效,当前,脱离实际搞建设的问题值得高度警惕,其深层原因是功利建设观作怪。如少数单位贪大求全,营房建设、文体设施建设超出使用需求,后续管理维护成本高,建好了用不起,造成资源浪费;有的跟风“赶时髦”,不同领域信息系统建设一哄而上,只考虑建设使用、不考虑管理维护,稍有问题就难以常态运行,出现“鸡肋”现象;有的楼堂馆所建得很漂亮,重要目标安全设施欠账多,增大了管理和安全压力。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消除管理弊端。
着眼实现强军目标探索科学管理之道
推进军事管理创新,需要着眼时代发展、立足军事实践、坚持群众路线,勇于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充分激活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上下求索、聚力强军的生动局面。
坚持法治化方式。法治是历史的选择,运用法治思维研究解决矛盾问题,是管理创新的精髓要义。推行依法行政,依据条令条例规范职权,区分不同职级、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把职责任务、工作依据、考量标准、监督权限等搞具体,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提高官兵履职尽责的效益,虽然工程浩大、行之倍艰但势在必行。坚持良法善治,对制约发展的老问题、官兵关注的新情况,做好修改、精简、废止和完善的大文章,制定符合政策、适应形势、官兵欢迎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法规的生命力。打破利益壁垒,机关职能任务交叉的明确责任主体,在强化牵头协调、改进运行模式中提升整体效益;建设资源和使用权限分散的归口集中统管,从法制层面健全建设与管理机制,实现“建用管责权”一体,使“利”服从于“法”。
服务实战化训练。战斗力标准的唯一性、根本性,决定着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管为战”导向,把管理的视角从“和平管理”转向“打仗管理”,走出形式正规、不出问题的低层次,按照利于战备、利于训练的要求来谋划和指导,做到兵怎么练、管理就怎么抓。坚持训法牵引管法,探索跨兵种、跨专业、跨建制联训合训的管理模式,防止纵向管控“够不着”;针对高新武器装备训练系统性强、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完善训的规范、用的章程、管的标准,实现体系训、体系管。坚持精控安全风险,着眼不同训练课题、不同训练环境,拓展运用数学建模、系统分析、量化计算等方法,精确评估各种不确定因素交叉叠加影响,增强规避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无谓的牺牲和损失。
适应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是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管理创新的强大引擎,赋予管理信息元素,才能改进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型管理。丰富管理内容,把管好网络体系、信息终端、作战数据作为重点,探索新管法、拿出新举措,确保信息系统常态有序运行,信息终端技术性能良好,作战数据更新及时、管理严格、安全可靠。建强管控手段,应用信息网络、电子监控、定位跟踪等现代科技,构建重要军事目标智能化安防体系,增强高新装备管理维护灵敏度可信度,提高部队动态管控水平。拓展管控渠道,借助地方政府官方网站、交管治安系统等网络平台,健全军地联防联治机制,促进外部管控更加灵敏高效。
注重人本化需求。管理创新必须着眼官兵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官兵投身强军实践、追求事业卓越的积极性、创造性。破解现实难题,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士官人才保留难、能力升级培养难、退役安置就业难等问题,增强官兵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探索普及心理知识、搞好咨询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官兵在高强度训练、快节奏工作、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增强内部吸引力,改善学习条件,推进军地融合式人才培养,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军营,激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