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们来听听当时人的现身说法,在明朝覆灭之后,遭遇了国破家亡,经历了改朝换代,是如何回顾晚明文化,描述最深刻却已消逝了的印象。明朝亡在1644年,二十年后,七十岁的张岱(1597-1684)写了《自为墓志铭》: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张岱以忏情的心境,写自己“少为纨绔之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喜欢很漂亮的房子;“好鲜衣”,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好美食”,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兼以茶淫橘虐”,喜欢茶道,喜欢各种各样的水果;“书蠹诗魔”,喜欢藏书、读书,喜欢写诗。“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这是他个人耽于情欲的表现,是他五十年晚明生涯的写照,反映了很重要的晚明社会文化形态,就是一个繁华的世界,繁华的浮生,在这个世界里什么物质都有,什么情欲都可以得到满足,好像自由自在,非常快乐,后来就亡国了。
张岱所说的繁华世界,就是嘉靖万历之后江南的繁华。这个时候,以商品流通为重点的市镇大量出现,白银的流通也剧增,促进了商贸的流通。大量的白银在美洲出现,在西班牙的统治下,由秘鲁、墨西哥的矿藏,变成白银通货,流到欧洲、流入亚洲,造成了全球的“货币革命”。20世纪30年代研究欧洲货币经济史的Earl Hamilton,利用西班牙早期档案,对白银如何影响欧洲货币,造成欧洲的货币革命、白银革命,做了很详细的研究。中国学者当中,比较早注意到这个美洲白银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是全汉升。近来出版的《白银帝国》,重新使用欧洲货币史的研究成果,并且纳入亚洲受到的影响,才引起中国史学界的注意。白银变成主要通货的最大意义,是有了白银就有财富,脱出了政府当权者全面控制。从宋朝以来,政府开始发行纸币,到元朝的时候,大元宝钞是政府控制货币的一个方法,而且限令用政府的钞票,不能用白银,明朝基本的政策也是如此。白银其实是非法的通货,但是政府却没有可靠而有效的机制来支撑宝钞,结果是钞票贬值,人们信赖白银的价值。一直到晚明期间,白银大量流通,成为早期全球化的主要通货,才在中国确定其合法性,也带动了商品的迅速流通,促使商人集团大量涌现,社会风气崇尚金权。商业发达的地区,生活方式也转趋消费跟物质享受,影响文化、艺术、娱乐的蓬勃,要求多元多样的创新。
我们怎么认识晚明的文化?怎么理解明清历史的转折与变化?怎么理解这四五百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盛衰?钱穆在《国史大纲》里面曾经指出,明代专制政权是中国历史最为黑暗的时期,因为从制度跟政策讲,朱洪武罢黜了宰相的制度,然后由皇帝来独裁,是一个专制独裁的政治体系。朱元璋、朱棣都是极有能力的独夫,对大臣很不尊敬,经常在朝廷上施行廷杖,而且变成明朝的制度。士大夫知识人动辄得咎,身为庙堂大臣,这么有地位的人,脱了裤子就打,打得皮开肉绽的,这算什么?实在是非常专制,非常专横,最独裁黑暗。如此黑暗专制的政权,怎么到了晚明,会出现开放的社会文化现象?
明朝的皇帝,从正德、嘉靖,到万历、天启,一百多年之间,除了张居正掌权的十年算是励精图治,皇帝基本上不管国家大事,甚至都不上朝。张居正死后,万历朝政一塌糊涂,皇帝什么也不管,派系斗争成了相互牵制,大家扯皮也有互相制衡的作用,使得独裁政权根本无心管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反而出现了开放的现象。
这里引出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历史议题。第一,晚明江南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文娱活动蓬勃,审美追求达到十分精致的高峰,但是政局纷乱,而且内部危机很多。江南的发展跟中国西北地区差距很大,非常不平衡,而且因两极分化造成的阶级冲突,愈演愈烈,到了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就发生了民变,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加之北方满清兴起,内忧外患,终于导致最后政权的覆灭。但是,整体而言,政治的失误不能否定江南之繁华,更不能否认江南人士的生活水准之高,物质享受之好,以及在文化艺术审美领域的辉煌成就。换言之,明朝覆灭,是因为政治军事的失误,影响的是政权的更迭。兵燹过处,生灵涂炭,造成一段时期的经济破坏与停滞,也影响到文化艺术的持续发展。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晚明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文化充满创意追求,不应该成为祸端,变成导致明朝覆灭的必然原因。清初学者痛定思痛,把明朝的崩溃归咎为晚明的奢靡,是惩前毖后的自我批判,是道德主义的历史评判,是简化历史因果,甚至颠倒因果的逻辑。
第二,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场域,虽然受到政局动荡及经济变动的影响,但审美追求所开拓的精神境界依然可以传承,艺术创造的成果可以历劫而重生。一旦在文化艺术上有所开创,并能蔚成风气,形成典范,则可传诸后世,形成传统,晚明文化的重大意义在此。当时所创作的文学、戏曲,以及各种各样艺术品在审美情趣上的成就,并不因明清易代的天翻地覆而消逝。昆曲的兴盛即在晚明这个时期,而其繁盛的生命力可以跨越改朝换代的戕害与创伤,一直延续到乾嘉时期。我想大家可能看过《板桥杂记》这本书,余怀写的,性质与张岱忏情的《自为墓志铭》十分相近,主要写的是秦淮风月,给人一个感觉,是落拓文人的艳情文字,在国破家亡之际居然还怀想歌姬名妓的青楼风光。其实,余怀在晚年写《板桥杂记》,真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秦淮风月任情恣性的氛围。余怀这个人也不是大家以为的情场浪子,而是有守有节的文化精英,是个君子固穷的明遗民,甚至参加过反清复明运动。余怀著作资料大量散失,只有《板桥杂记》流通最广,使人误以为秦淮风月就是他唯一的生活行径。近几年因为学者的努力,有两部搜集余怀著作的诗文集出版,一部是《余怀全集》,一部是《甲申集外十一种》,让我们了解明末清初的一些文人,有其志向,有其政治操守,甚至投身危险的复国运动,但最关心的还是文化传统与艺术追求,是他们经历的浮华世界,是繁华所造就的审美境界。在清朝高压统治下,他们暗地里从事反清复明的远动,同时却可以公开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赏心悦目的诗酒风流以及千折百回、婉转动听的昆曲。我时常想,晚明昆曲的艺术追求,到了清代施行高压统治与文化钳制之时,仍然蓬勃发展,不是因为康雍乾三朝盛世的提倡,而是与这种缅怀故国的优越文化成就有关。
第三,清兵入关之后,施行军事统治,虽说是继承了明代的政治结构,奉中国文化传统及儒家经典为正统,但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大兴文字狱,对汉族文化进行了相当的摧残。现在有许多人只考虑政治层面,讲康雍乾三朝如何拓展版图,建立大清帝国,繁荣稳定,成就了大清盛世。很少探讨清朝盛世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为了政权的团结安定,戕害文化艺术生机。龚自珍在鸦片战争之前,写《己亥杂诗》的时候,就总结出清朝思想文化的退化:“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他的观察十分敏锐,有着诗人全景宏观的直感,看到了晚明发展出来的文化艺术创新生机,在清朝运作有效的政治高压下,一点一点一点被戕害掉,最后到了道光年间,已经没有了文化创意。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创新的动机与意愿,是没有前景的,只能日渐枯竭,最后濒于僵死。表面上看,晚清的中华帝国好像还是一个大帝国,疆域辽阔,子民众多,继续声称继承五千年文化传统,其实已经像一棵蛀空的大树,从内里掏空了,只剩下日渐凋萎的树干,经不起任何风雨的摧残。讲明清历史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心中放几把不同的尺子,不能只讲短期的政治盛衰,不讲长远的文化艺术传统。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从人类文明的长远角度着眼,都是文化艺术最能够长存,社会生活的改善最得民心,而政治操作与管制都是短暂的。可是掌握权柄的政客却从权力控制的角度思考,颠倒历史意义的先后缓急。
这里提出的历史议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昆曲发展的历史背景。昆曲是中国在舞台表演这个领域,艺术发展到巅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这个艺术形式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从晚明到乾隆。或许有人问,已经到了清朝中叶了,昆曲还有其发展的生机,不是可以反驳康雍乾三代钳制文化的说法吗?其实,这也容易回答,因为文化艺术场域与政治不同,文化创意与艺术思维的时段很长,对一代人而言可以延续几十年,而且可以逆着外界环境的压力持续好几代,不像政治那样,说停就停。
我们可以拿清朝最有名而且是最优秀的昆曲作品,洪升的《长生殿》及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例,说明文化创意的延续性,及其遭遇的政治干扰。这两部戏曲,都在康熙年间写成,《长生殿》写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桃花扇》写成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前后相隔十一年。两部戏都运用了历史题材,诉说一些自我的感怀,追思前朝美好岁月的幻灭。这期间应该算是康熙盛世,是个和平稳定的时期,已经平定了三藩之乱,并在1683年收复了台湾,稳固了政权,纂修《大清一统志》、开《明史》馆,康熙皇帝也开始南巡。改朝换代都已经过了半个世纪,政局也基本稳定了,发抒点故国的怀念与思古之幽情,应该是可以容忍的起码创作自由,可是这两部戏曲都遭到了很大的政治压迫,难以摆脱以古讽今的指责,让人心寒。由此,我们看到,在晚明发展的文化创新与艺术追求,在思想、文化、艺术和审美的领域,经过明清易代,经历政权更迭,天翻地覆之后,还能有所延续,还能继续在恶劣的政治高压下焕发生机,出现《长生殿》与《桃花扇》,问题是,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政治环境,晚明的自由开放还能持续多久?清朝前半叶为什么还能够让昆曲继续发展,甚至出现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因为晚明余韵的延续,而不是清朝政治稳定局面的结果。借用孔尚任《桃花扇》的文字来说“余韵”,就是“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到了清代中叶,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文人连残山梦都做不成,连“旧境”都已经抹杀殆尽,都无法入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