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制约法律实施
正是因为法律实施必须以法律语言为工具———作为生产力表现的工具决定了生产效益,法律语言必然制约法律的实施。法律语言的优劣影响着法律实施的效果。然而,法律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优劣的评价也同样复杂。
法律语言应用中包括通用语言与非通用语言。通用语言是一个国家规定强制使用的官方语言,是一个民族经过漫长历史提炼、加工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语言。一个国家根据其传统的语言特点,可以规定一种,也可以规定多种官方语言。中国的通用语言只有一种,就是普通话。非通用语言主要是除了通用语言以外在少数民族或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是少数民族语和方言。从古到今,从外国到中国,通用语言与非通用语言相生相伴,既相互抵触又相互融合。解决这对矛盾的基本原则,不是限制、禁止非通用语言的使用,而是准确认定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最适宜的语言。法律实施中,法律语言遭遇的第一个矛盾,就是什么时间、地点,对什么人应当使用通用语言还是非通用语言,哪个是最佳选择。不过,在必须使用方言时,禁止使用土话、俚语,特别是粗俗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破坏法律语言的纯洁性,而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可以增加法律语言的多样性。
要确立好法律语言专业化与大众化的使用原则。法律语言应该使用专业化语言还是大众化语言,也是从古到今,从外国到中国面临的又一个难题。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法律语言的通俗化,因为通俗化的边缘是低俗化。通俗文学的经验证明,通俗化易于滑向低俗化。这与法律的庄重性背道而驰。对于语篇的理解,不认识的词语在5%之内时,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专门法律语言和共用法律语言之和在通用的常用语言中的分量,不应该超过这个比例。如果彻底消灭法律专业语言,改为通用语言表达,是不可以想象的———这与社会专业化分工背道而驰。
法律语言要摒弃失范谋求规范。如果说专业化和大众化矛盾是法律语言与非法律语言的外部冲突,那么,法律语言的失范与规范,则是法律语言的内部冲突。法律语言的失范是指法律语言的使用没有遵循法律语言的使用规范,失去了约束。失范既有字、词、句的,也有段落、篇章的。词语失范,如起诉书称“被告人××拘押在某看守所”,后面又称“被告人×××羁押在某看守所”。一个用词是“拘押”,另一个用词是“羁押”。
规范法律语言促进法律实施
有效解决法律语言使用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
一是探求普通话与非普通话的最佳平衡点。我国推广普通话,并非强制推行普通话,更不是要求法律语言必须使用普通话。在法律语言交际中,何时使用普通话,何时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应以能够实现交际效果的大小为标准。原则上,书面法律语言应该使用普通话,而口头法律语言可以使用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前者形成书面语体,后者形成口头语体。事实上,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都是并行不悖,一样服从于交际目的。
以庭审为例,庭审所需要的书面法律语言,如起诉书、起诉状、答辩状、公诉意见书、辩护词,应该使用普通话,因为这些文书除了参与诉讼的人以外,还需要其他人能够读懂。而庭审中现场交际则应该使用口头法律语言。因为,现场交际以参与现场交际的人能够听懂为目标,与未参与现场交际的人没有关系。如此,方可实现法律语言交际效果的最大化。法律语言口头语中,可以使用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口头法律语言究竟使用普通话还是非普通话,完全以现场受众对象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而定。原则上,省、直辖市和国家司法机关、执法机关的口语交际,应该使用普通话。其余的可以使用非普通话。
二是正确转换法律语言。在法律语言运用过程中,除非参与者都能听懂所使用的语言,否则就需要转化为其所能够听懂的语言。法律语言转换是指将一种法律语言转换为另一种法律语言,既包括不同语言之间,如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汉语与缅甸语之间的翻译,也包括通用语言与非通用语言,如汉语(普通话)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对译。尽管再完美的翻译或对译,都不可能实现源语与译语的对等,但译语无限接近于源语,则是法律语言转换的追求,这就需要展开法律语言转换的专门研究,培养专门的翻译、对译专业人才,编纂专门的书籍,推动语言转换的发展。
三是规范法律语言。尽管已经有人认识到了法律语言失范所造成法律实施不到位的后果,但目前这个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规范的法律语言应该具有三个特征:准确、简明、典雅。准确包括法律语言既要符合通用语言的标准,也要确切表达发话者的意思。简明包括法律语言既要简洁,还要明了。典雅包括经得起历史的洗涤,文雅耐读,成为语言经典。
(作者为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