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召开前的短短4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古老神州生机勃勃。这就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思考: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怎样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的这个基本结论,鲜明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要怎样走,我们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二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要按照中国实际和国情来办,要有中国特色,别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决不能照抄照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的提出,为把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树立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从此,这面旗帜成为引领我们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党的十二大后,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广袤的中华大地展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农村改革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1982年到1984年,中央连续3年下发“一号文件”,有力推动了农村改革。政策对头,人勤天助,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一举改变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 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坚定了人们改革的信心,为全面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起到了示范作用。从1984年起,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此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缩小了指令性计划,扩大了指导性计划。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增强了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1987年,非公有制成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几乎为零,上升到5. 6%。
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特区创建后,经过筚路蓝缕的开拓进取,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1984年5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从大连到北海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海南省建立并成为经济特区。从此,一个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建立起来。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