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珏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本报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陆玉林。
记者:今天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有何意义和价值?
陆玉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至关重要。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念齐集并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成和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化解人们在价值观方面的疑虑和困惑,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明确的价值导向、价值依据和评价标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改革创新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
记者:在您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基本特点?
陆玉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在价值层面的集中体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明确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阐述、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之上。同时,也吸收、借鉴了各种优秀思想文化。因此,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化和理论化,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抽象到具体、从实践发展到理论总结的过程。这种发展性特征表明,随着实践的发展,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将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实现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的统一。“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融贯的有机整体,而在表述上各有侧重。既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也考虑到了特殊性和个别性。既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也可以从具体方面来认识。这三个层面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相关阅读
相关专题 |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