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需要改革推进
中国经济的形势现阶段虽然逐步走向稳定,但下行空间并未完全遏制住,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问题。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从国内大势来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改革,靠改革释放红利,靠改革调动活力,靠改革激发创造力,靠改革提升动力,靠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
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绩,但未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难题,有些在《公报》中有所反映,有些则更加错综复杂。中国经济的形势现阶段虽然逐步走向稳定,但下行空间并未完全遏制住,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问题,这从2014年省级地方两会均下调GDP增长目标可窥视端倪。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推进,东中西区域发展的梯度布局和相互支撑,必将释放更大的供给与需求。从国内大势来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改革,靠改革释放红利,靠改革调动活力,靠改革激发创造力,靠改革提升动力,靠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
过去的发展靠改革,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推进。无论是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稳定经济增长,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要依靠改革来推进。从本质上讲,经济危机和体制改革,都会触发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前者是市场的一种自我纠正,冲击和震荡力度较大,后者是一种风险意识下的主动调整,方向会更清晰,相对冲击较小,但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比较困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共识已经形成,新一轮的改革已经启动。总体上讲,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很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复杂问题,没有改革的推动,发展就缺乏动力和活力。过去一年,我们面临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靠改革发力,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向地方和市场放权,完善宏观调控框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本质上还是要靠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改革红利,让城乡人民公平共享改革的成果。有人把改革和发展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进步,哪里就有新局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不停顿。
向经济强国迈进,需要改革推进。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我国已经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不断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社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竞争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要通过改革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解决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制度上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国家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改革推进。从整体上看,当前国际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方兴未艾,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而我国国内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时又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传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严重等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从鼓励要素投入的体制机制,向鼓励要素投入和激励要素效率提高并重的体制机制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完成这些决定性的转变,要靠改革推进。
解决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改革推进。经过三十多年努力,比较容易、见效较快的领域和环节,改革已经基本到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必要性逐步凸显。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矛盾叠加凸显期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由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问题,要进一步推进,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更多、更快释放改革红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不仅要看数量,还要重质量,要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真正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直接放给市场、放给企业。对目前仍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公布目录清单。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还如财税体制不顺、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服务与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阻碍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既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也会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阻力在所难免。但是,改革不深化就会半途而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就会付诸东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进而带动全面改革的展开。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 |
· 张占斌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