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学说史》
张岂之近影 王斯敏摄
一九九○年,侯外庐先生的弟子们在西安。(左起:步近智、何兆武、林英、张岂之、祝瑞开、卢钟锋)
童年时的张岂之
张岂之致学生的书信(节选)
3月13日下午,清华园。红砖穹顶的大礼堂内,一场讲座正在进行。主讲者是87岁的思想史家张岂之。鬓发如霜的老人声音清扬,把“中华文化与精神追求”的大课题讲得深入浅出、趣味盎然。
他面前,是一张张神情专注的青春面孔;礼堂后墙上,是一块从近百年前高悬至今的匾额:人文日新。
学生,人文,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两大牵挂;教师,“人文学人”,是他愿意接受的为数不多的两顶“桂冠”。
一个甲子前,他开始追随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侯外庐,参与编写《中国思想通史》《宋明理学史》等著作,以高起点走上学术道路;今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他带领众多史学英才团队作战、全心付出,以《史学概论》等重点教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献礼。
从青春到白头,他把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思想史研究;从教学到科研,他的足音始终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同频共振。
他对人文学科充满深情。“如果说自然科学是参天大树,人文科学就是绿草,不起眼,却不可缺少。”清代诗人张维屏的诗句,最能代表他的心声:“惟有多情是春草,年年新绿满芳洲。”
此刻,在远隔关山万重的西北大学,他的研究团队也正在春光里忙碌着。走廊墙壁上,六个大字赫然在目——“兼和、守正、日新”,这是他拟定的所训,也是刻在学者们内心的治学理念。
他播撒的种子,经风历雨后,已碧绿如茵。
1、求学:擎起一支不灭的烛,走进一幢永远的楼
先是一片战火,再是一盏烛光,最后,是一幢楼。少年张岂之的求学路,随一个个路标变化着,延伸着。
那是殃及整个民族的战火,打碎了一个十岁学童对未来的幻想——1937年,张岂之在家乡江苏南通读小学,成绩优异。彼时的南通受本乡实业家张謇“教育救国”理念熏染,学风极盛。读大学、留洋、做教授,是父母为张岂之早早规划好的人生。
战乱无情,南通濒临沦陷。小岂之被辗转送到远离家乡的陕西城固,在西迁至此的北平师范大学附中继续求学。
几间茅草屋,几排旧桌椅,虽简陋清苦,却辟出了一方安宁的“桃源”。张岂之和同学们一起,在江边晨读,在油灯下伏案,课余闲暇,便钻进随文人们迁来的一间间书店,饱览书页中的奇丽大观。鲁迅的小说,郭沫若的新诗,令他深深迷醉于人文的魅力。
思乡之苦很快被热火朝天的学习冲淡了,还品出几丝别样的“甜”来。
“一次考试前,校长宣布,发给每人一根土蜡烛温书用。顿时,欢呼声、掌声、笑声响成一片。那几天,我们燃起了烛,烛光照亮了教室,也温暖了一颗颗稚嫩的心。”多年后回想,那光芒在张岂之心中依然明亮。
烛光伴着他考入重庆南开中学,1946年秋,一举考中北京大学哲学系。
从此后,他的生命中矗立起一座永远的楼。那是一座灰色的、毫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却曾云集众多著名学者,成为后学心中的人文圣地。
北大文学院就设在这里,文史哲各系教师均在此授课,他们迥然各异的风采,深深感召着新生张岂之。
著名教授自是一派学者气象。
新儒家宗师熊十力其时已年过六旬,开出“新唯识论”一课。每讲一段,便把手杖提起,轻轻敲点离讲台近的学生,问“领悟”了没有。因为怕他的手杖,教室前排几乎没有学生去坐。但他不息的探索与追问令张岂之印象深刻——外来佛学如何与中国文化结合,进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时任文学院院长汤用彤为哲学系开课四门:魏晋玄学、英国经验主义、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印度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先要懂得外国哲学史。这样思路才打得开,方能有所创新。”他还要求哲学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张岂之便曾选修生物学。
哲学家贺麟正在翻译黑格尔的《小逻辑》,便把成果带上课堂。听课者五人,每周都抽一晚到贺麟家讨论译稿,边享用贺夫人专程备好的茶点,边畅谈研读心得。每有争论,贺麟便认真听取,对“毛头小伙”们连连称谢。在其后出版的《小逻辑》中译本序言里,他专门提到了五位学生的名字。
年轻教师也有一番鲜明个性。
讲师石峻的“伦理学”,因热情奔放、旁征博引而受到欢迎,唯其湖南乡音过重,讲得一快便令听者难以理解。张岂之写信请教,颇得石峻嘉许,不但专程解答,还向他“开放”了自己的私人藏书。
和石峻同年的讲师任继愈,授课则更多了几分冷静严谨,一门“隋唐佛学”讲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在课外,任继愈俨然成了张岂之的指导教师,不但引导他读先秦诸子,还认真批改其读书笔记,鼓励他走学术道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延续到任老仙去。
“这些老师身上有共同的一点:中西融合,古今会通。他们力求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华融合起来,创造适合于时代需要的中国新文化。”张岂之感慨。这种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