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章  社会体制改革创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  当前新历史时期社会转型的特点

蔡鑫 高峰 张静波

2014年04月28日16:0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 独家连载

1978年至今,中国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也开启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是快速发展阶段,包括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等。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同步并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性的社会改革时期。②参见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4)。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第一次社会转型完成之后,中国进入了第二次社会转型,各种社会改革的复杂局面开始逐步显现,进入各项改革事业的攻坚阶段。社会快速转型期出现的社会巨大变化生发在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些变化在速度、广度、深度、难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前新历史时期的社会转型面临新形势,并且具有下面这些特点:

一、政府主导改革过程

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沿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轨迹兴起。中国和西方社会显著的不同点是,西方社会组织主要由民间兴起,中国则是半官半民组织和民间组织并存。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政党主导下的政府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导着改革的价值取向。

中央当前提出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和创新社会治理,这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与经济发展与社会需要相比,中国社会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核心的一点是: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由政府主导与推动,由历史原因引致的路径依赖使各种社会经济资源集中于政府,由行政权力主导进行规划使用,而政府往往优先将资源配置到经济领域等投资回报显著的行业中,对社会建设的投入热情不足。社会中间组织的缺乏和社会“扁平化”使得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与矛盾冲突难以通过沟通协商解决,引起矛盾堆积和深层化。缺乏社会中间组织的配合,导致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方面往往是良好的用心,大力的投入,有时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政府与社会显然不能再混同,让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应该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发展目标,而这本身也是社会成功转型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借助专业力量,依靠全社会资源,并非只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中间组织的建设对于社会建设来说至关重要。这是避免社会分裂与“散沙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利推进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

二、经济先行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展开的,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步并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社会转型。很大程度上,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社会转型是否成功,政府意志与行动的恰当与否事关整个改革事业的成败。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决定了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并且表现出巨大活力。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近52万亿元人民币,2012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0222。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成功进行改革攻坚及社会转型创造了经济上的有利条件。

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与福利体系基本建立并在加紧完善中,中国政府必将更加重视对社会福利的投入力度。关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可参看本书第一章第五节中相关内容。此外,在教育、科学、文化及社会建设方面中国也有长足发展,在此不展开细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