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政干部如何看待“一把手”腐败——3位基层领导干部恳谈“权力观”

2014年10月08日10:13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原标题:党政干部如何看待“一把手”腐败——3位基层领导干部恳谈“权力观”

关于“一把手腐败”的辨证思考

  反腐败已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也提供了治疗腐败的各类药方。限于篇幅,我们无法一一评价这些反腐败的策略,但是愿意借此机会辨证地评析一些代表性观点。

  (一)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是否可行?

  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衡,这一观点,有些过于简化了复杂的权力运行机制,脱离现实,因此很可能难以真正全面贯彻执行。首先,任何权力的配置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权力和责任对应,或者说“激励相容”。如果负责决策的人不能有效地监督决策的执行效果,或者不能调整负责执行的干部,那么谁来承担最终的领导责任?如果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部门是平行的,那么上级应该对哪个部门进行问责?这可能会导致相互推诿的后果,最终无人负责。如果三个部门不是平行的,而是以决策部门为主,那么实际上就是“首长负责制”,此时就谈不上相互制衡。其次,很多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难以简单地分解为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

  (二)给“一把手”分权是否可行?

  考虑到“一把手”腐败的严重性,很多人建议减少“一把手”集权现象,即对“一把手”进行分权。例如,某些地方开始明确规定,“一把手”不能分管人事和财务。通过限制“一把手”的分管事务来遏制腐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个伪命题。因为在现行体制下,“一把手”负责抓全局,根本不需要分管具体的事务,或者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把手”本来也没有分管人事和财务,否则具体分管人事的副手(如副书记)和分管财务的副手又该如何分工?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一把手”没有直接分管人事或财务,但是却能够在目前的游戏规则下通过控制分管副手来控制人事或财务。例如,“一把手”可以调整副手的分工,因此可以找借口换掉“不听话”的副手,甚至可以通过上级调走副手。根据民主集中制,“一把手”往往对重大决策拥有实质性的否决权,这使得“一把手”的权力与领导班子的其它成员的权力严重不对称。但如果减少或取消“一把手”的决定性权力,又如何在首长负责制下确保“一把手”的激励和责任到位呢?有研究指出,在当前以经济建设来巩固政绩和适度赶超的发展阶段,中国仍将高度依赖政府的力量,高度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资源动员方式,这就不得不赋予“一把手”高度集中的权力。换言之,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政治体制不改革,要通过削权的方式来治理“一把手”腐败问题要逻辑上经得起推敲,很可能短期内难以发挥实效。

  (三)加强同级监督是否可行?

  由于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里拥有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副手或者纪委书记很难对“一把手”进行监督。但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日益普遍和激烈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可能会对此局面有所改良。当前,民主生活会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在民主生活会上,同级的班子成员可以对“一把手”提出批评,并且由于党内生活准则不用担心被打击报复。因此,可以考虑将来把党内民主生活会作为对“一把手”进行平级监督的有效形式。不过,要让民主生活会发挥对“一把手”的监督作用,此类民主生活会要定期召开,并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批评要成为民主生活会的必要环节。例如,可以把上次会到本次会期间由“一把手”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总结评议内容,要求“一把手”对其做出说明,包括决策过程是否依法依规进行,是否充分吸收群众和专家意见,决策执行是否有力,决策事项完成效果是否明显等,接受班子成员批评,并进行自我批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国家治理周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