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唐任伍:衡量“改革促进派”的几条标准【2】

2015年07月21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衡量“改革促进派”的几条标准

衡量“改革促进派”的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风清气正,清正廉洁

衡量“改革促进派”的标准,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对“改革促进派”的政治标准,不可含糊。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改革者的品德、品行和政德、官德尤其重要。大量的事实证明,在改革过程中出问题的所谓“改革者”,大多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只有选拔重用那些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牢靠,在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面前不做“骑墙派”,衷心拥护和坚决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改革促进派”,才能确保改革方向、增强改革信心。

二是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改革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关键要靠有能力、有勇气、敢破敢立、敢于吃“第一只螃蟹”、具有改革精神状态的“干改革”的人来推动。改革千条万条,不干就是白条,如果不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改革促进派”,而是让位于那些尸位素餐、畏首畏尾、缺乏胆识和勇气的“不作为”的“懒政”官员,遇到难题就采取“大领导踩油门、中领导挂空挡、小领导紧刹车”的办法,将会断送改革成果,贻误改革时机,是无法完成改革大业的。

三是风清气正,清正廉洁。“改革促进派”要打破体制壁垒,突破利益藩篱,打铁需要本身硬,只有自身清正廉洁,才能无所畏惧,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敢于亮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改革促进派”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改革促进派”的忠诚、干净、担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干净,就不可能忠诚;不担当,也谈不上忠诚。

要成为“改革促进派”,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二要加强能力建设,三要加强作风建设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60项改革,涉及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而这项伟大事业的完成,需要成千上万的“改革促进派”作为改革的脊梁,来支撑起这座大厦。怎样才能称得上“改革促进派”呢?

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懂国情,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自觉加强自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学习、中国梦学习、党史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学习,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责任感。

二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真正的“改革促进派”一定是了解国际国内前沿,懂得时代发展大势,并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新经验,把握新规律,增长新本领,熟知全面深化改革之道,有驾驭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在纷繁复杂的改革中多谋善断,提升自己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作风是“改进促进派”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重要保障,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真正的“改革促进派”一定是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不哗众取宠,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在事关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上能够想明白、说清楚、干到底。

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大胆选用“改革促进派”,营造“谁不改革谁下台”的氛围,是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取得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改革促进派”有脱颖而出的通道,才能产生冲击效果,改变官场生态。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人民日报》,2015年5月6日,01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