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和防范【2】

薛紫臣

2016年06月21日11:0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和防范

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现实成因及建议

根据互联网流动性风险生成机理,以及对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可对此风险现实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判。

(一)从业机构良莠不齐

《意见》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明确为两个大类: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
前者积淀深厚,基础坚实,管理规范,相对不易由网络因素诱发流动性风险,而且还可调控互联网金融流动性、并成为抑制该风险的 “总阀门”。但其内部尚存痼疾,如结构性、政策性问题,直接受宏观经济影响,隐存着传统流动性风险。因其已深度融入互联网,传统流动性风险很可能经过网络向其他方面辐射,加之体量巨大,可能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起到诱发或助推作用。
后者的主要特点是“小、杂、乱”。“小”指多以小贷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等形式存在,底子薄,经验少,整体品质低,调控流动性能力差。“杂”指从业资质混杂,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政府许可的企业或民间金融信贷公司,游离在监管范围之外。“乱”是指其身处监管盲区,主体运营极易超越主营业务范畴,采取变相吸金、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网络博彩等非法行为。这些客观原因甚至包含某些道德风险,很可能成为流动性风险生成的催化剂。

(二)投融资者数量庞大

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特点是参与人数众多。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有很大一部分加入到网上投融资行列,成为流动性风险生成能量的潜在输入者和风险结果的现实承受者。该群体主体是社会中低阶层,总体特征是低端化、非理性、家底薄、承受力差,一旦投资失败,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冲击社会稳定。

(三)资金流向缺乏管控

目前,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资金体量有限,但增幅迅猛,且向若干平台或产品集中,形成资金池。主要表现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扩张,吸纳海量资金。这些沉淀了巨额资金、且与投资相通的资金池,本质就是流动性风险的始发地。从目前看,相关企业对资金池的管理比较严格规范,但其客户多以闲散游资注入,还随时用于消费支付,资金随时可能被赎回,导致期限错配的合理度失控。遇大型促销活动时,资金池极有可能面临巨额赎回,若不妥善应对,将导致基金折价兑现,收益下降,投资者信心受损,引发“挤兑”。

(四)市场信息扑朔迷离

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市场信息的“匮乏式迷雾”,但未彻底消除,又制造出“遮蔽式迷霾”,形成“雾霾”并存,使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一是来自知情权不完整。金融行业内幕信息泛滥,导致各层级之间信息知情权不对称。二是来自数据爆发式增长。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信息收集和辨识的时间与成本双高,虚假信息泛滥,数据专业性极强等,均可使信息异化为遮蔽物。三是来自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各项业务均于线上运行,全程全要素虚拟,失真度随之严重,从业机构、投融资者均难以获悉真相。四是来自信息壁垒。从业机构出于商业竞争本能,主观上需要封锁信息,彼此隔着信息藩篱,处于“信息孤岛”,形成信息的事实私有化和网络带来的金融泛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五)监管体系整体滞后

防范金融风险有赖于监管体系的完备。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膨胀明显超越监管体系建设,二者形成节奏差,造成监管与运营不能同步合拍,主要表现在法条缺失、监管手段和队伍不健全、地方行政机构与行业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等。监管不力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互联网金融的蜕变性、多样性和进化性等属性对监管具有天然规避能力。另一方面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有其自主运行规律,与传统金融建立的监管体系对接不上。

(六)行业自律严重失衡

互联网金融虚拟化增强,使从业机构、投融资者之间构成利益共同体。但作为独立行为体,各具自主性,要实现无缝对接,除了要以法规、协议等实现他律、互律,还必须以道德为魂、以信用为本、以法律精神为基,实现高度自律。而从实际情况看,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扩张速度明显超越三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精神文化层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严重失衡。近些年,该领域大事件频发、从业机构大量倒闭,皆与此直接相关。

(七)技术基础亟待提高

我国互联网技术存在一些不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明显短板。一是支持技术落后。大数据、云计算、金融产品模型开发等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尚未构建实时刷新的“动态大数据库”。二是交联技术落后。由于开发及管理成本高,运用范围局限于大型从业机构,小微企业及散户难以共享。同时各大从业机构出于技术和自保的原因,其平台间相互隔离,缺少接口。三是防护技术落后。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本身具有开放性,防护技术多引自国外,自主性差,有诸多隐患,易遭受黑客攻击和数据窃取,引起交易主体的资金、数据流失。

当前,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并非突出问题,其呈现度、影响度远不及网上非法集资、网上骗贷等问题。但基于金融活动的本性和互联网内含的助推作用,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危害性不容小觑。互联网金融面临多种风险,其中最危险的仍是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很可能成为下一次流动性危机的触发点,同时流动性风险还影响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稳健发展,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对此,有识之士纷纷发出警惕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之呼吁及对策建议。央行等机构发布《意见》,更是启动了国家层面的统一管理。业界和理论界当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的理论研究和对策设计,加速提升管控水平。(参考资料略)(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赵晶)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