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每期精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进一步扩大开放【3】

吴涧生 季剑军 金瑞庭

2016年11月09日09:5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进一步扩大开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扩大开放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体思路

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统筹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开放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和提升外向型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全球合作和区域合作相协调,全面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准确把握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中的新定位新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形成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完善外贸促进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2.创新外资管理体制。加快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加强外资国家安全审查。

3.推进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外资审批、外汇管理等限制,允许企业和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直接投资和产能合作;加快商签双边投资协定,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服务。

4.健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强与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与相关国家共建产能合作政策协调机制,着力打造国际经贸合作走廊。

5.构建区域协调开放体制。稳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范围推广。推动加工贸易模式创新,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工贸易承接地、出口基地和自由贸易园区;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将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成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

6.提升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话语权。建立国际经贸谈判新机制,加强谈判方案执行、监督和谈判绩效评价;支持联合国、G20等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作用,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挥作用,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变革和规则制定,在全球性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

(三)主要政策建议

1.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协调好“一带一路”建设近期和中长期重点任务的关系。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形成一批道路、铁路、港口、园区等示范项目,着力打通陆海联运战略通道。二是解决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资金和模式等重点问题。让“人民币”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各类资金更多参与;创新合作模式,鼓励采取投资贸易模式、重大战略性项目跨国合作推进模式、援助型与商业性合作结合模式及多国企业协同推进商业性项目模式等。三是建设好“一带一路”各大经济走廊。按照优先次序,积极推进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以及中国-中南半岛等经济走廊建设;密切跟踪地缘形势发展变化,审慎推进中国-中亚-西亚、孟和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推动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为先导,统筹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 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一是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业生态链。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产品→标准→技术→资本→服务“走出去”的实施路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产能合作的新路子。二是制定国际产能合作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国际产能合作中长期规划(2016-2030)。使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资本、中国品牌在全球“叫得响”“立得住”且“推得开”。三是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引进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组成项目公司,鼓励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加强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对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融资支持。四是组建产能合作促进组织和产能合作企业“产业联盟”。

3.加快推动外贸优化升级。一是开拓国际市场中高端需求。增强外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和提升外贸产品综合竞争力。二是做好进口环节“补短板”。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产品等国内紧缺产品进口,把技术获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三是着力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

4.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分类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对于附加值较高、符合我国资源要素禀赋变化趋势、国内产业处于发展期、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大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及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等列入加工贸易允许类目录,对于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大、对经济增长仍有一定拉动作用的产业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于“两高一资”行业列入禁止类目录,对不同类别产业继续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二是着力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继续沿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加工贸易允许行业目录、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模式上的政策落差,中西部地区要积极引入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入驻。三是着力提升加工贸易价值链。对诚信守法的加工贸易企业购进目录内关键设备实行17%增值税的台账“空转”,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研发、设计、检测等所需要的设备和料件等可享受保税政策,并按允许类产品实施保证金“空转”。对创立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等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一定财税支持。

5. 多管齐下降低外贸企业成本。一是分类施策降低外贸企业进出口环节税费。尽快取消第一类收费,大幅降低第二类收费,精准降低第三类收费,该类项目费用可通过市场竞标和公开听证等方式进行调整。二是着力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最大限度上简化通关手续并提高通关效率,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执法管理、监管互认、技术互通、标准融合、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作。三是更好发挥外贸综合竞争优势。下调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生育保险费率、养老保险费率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率,降低外贸企业初始用地成本,最大限度压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交易成本;推动物流税目合并、完善增值税抵扣政策以及增加抵扣项政策,建立政府权责清单和市场负面清单,降低企业退出成本。

6.有效发挥金融服务的支持作用。一是丰富融资产品和工具。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执行优惠利率,最大限度上提高抵押物折扣率;对于经营业绩和社会信誉良好的外贸企业,优先给予贷款贴息、风险贷款补偿金以及担保费率补贴等政策扶持。二是有序开放国内资本市场。重点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支持在沿海外贸发达地区发展区域性的股权市场,规范和引导私募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推动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择机引导开展外币自由互换业务。四是继续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外贸企业和个人进行人民币跨境使用,允许自贸区内外贸企业在境外自由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自贸区内银行类金融机构与境外机构和个人开展人民币贷款业务,研究并推动SDR计价债券发行。五是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优势。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在我国现有自贸试验区内鼓励企业探索利用境外(包括香港)低成本资金。

7.积极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规则的协调联动,增强彼此之间政策的透明性和可预期性;推进国际金融治理结构优化,利用好G20等平台,将发展问题置于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强调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结构性改革,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经济治理药方。二是增强参与决策、制定标准和设置议程的能力和水平,推动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等区域金融开发机构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协同联动,切实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三是推进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着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积极推动10+3和RCEP自贸区谈判,择机启动亚太自贸区、中欧自贸区谈判,创造条件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TPP部分成员国开展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自贸区谈判。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上一页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