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庆超
2017年12月21日15:1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三、向世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协和万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力体现中华民族的“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际问题、阐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贸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并形成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习近平借用“丝绸之路”历史符号,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唤起沿线国家历史记忆,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一带一路”赋予“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世界大国”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展现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国应有的胸怀和心志,“以天下为己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人类共同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一带一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有助于带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协和万邦”。中国古代经典《尚书》提出:“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意是,古代传说,帝尧放勋,深思严谨,谦恭礼让,泽披四方,普照大地,明察俊才,亲密同族;同族和睦,民众团结,协调各国,友善和睦。深刻表达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磊落,道德高尚,家族和睦,社会和谐,“协和万邦”的理念。由此证明,“协和万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头、历史基因与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将“协和万邦”点石成金,赋予中国外交时代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历史基因予以广泛传播,收到巨大成效。说明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能使“九族既睦,百姓昭明,万邦和睦”的理念,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讲求睦邻友好的国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这头醒来的“东方雄狮”不是侵略性的狮子,而是自古以来就主张“协和万邦”的狮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现代世界,随着人类发展与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蓬勃兴起,地球已成为“地球村”。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当前,国际形势呈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前所未有的“新常态”。日益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气候变化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网络犯罪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严峻挑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孙子兵法》是著名军事著作,开头却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精髓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这些理念世代相传,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化为中国人民的基因,渗透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人人耳熟能详的基本常识。习近平初任党的总书记时就指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14年习近平在德国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全面阐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他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他明确表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伙伴关系、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才能实现。中国愿同联合国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法者,治之端也。”“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在众。”“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勠力同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立足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国土,吸吮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累的精神养分,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凝聚着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具有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2期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