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部分,其核心內容可理解為“一個中心,六個強調”。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六個強調,即強調“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協同,工業化和信息化協同”,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同創新”,強調“擴大內需和發展實體經濟”,強調“城鄉發展一體化”,強調“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強調“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現“兩個加快”要更清晰地劃分政府和市場的角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1
“一個中心,六個強調”
記者:您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於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部分有哪些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新部署?
高波: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部分,提出了一些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和新部署。可理解為“一個中心,六個強調”。
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中心不但強調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同時還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明確提出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這4個“著力”、5個“更多”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為保証這一中心目標的順利實現,在現實工作中強調六方面導向:
強調“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協同,工業化和信息化協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是對“四化”相互關系的深刻分析。
強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同創新”。“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這裡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四個創新”。
強調“擴大內需和發展實體經濟”。“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重點”、“戰略基點”、“堅實基礎”,這是對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准確把握。
強調“城鄉發展一體化”。明確其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這不僅提出了城鄉一體化戰略,而且對實施這一戰略提出了明確要求。
強調“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求“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創新開放模式”,“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這些提法說明,我們黨對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措施更加清晰。
強調“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等等。
2
更清晰地劃分
政府和市場的角色
記者: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請問這一新論斷有何理論依據?其實踐指向是什麼?
高波:我理解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私有制經濟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條件下運行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市場經濟,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由政府有力地進行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政府在維護市場經濟平穩運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充分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其次,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其中,全面協調可持續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包括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協調,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也應包括政府與市場相協調。
再次,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也是尊重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轉型和發展對中國和世界帶來了重大變化,市場機制得到了充分發育,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存在體制問題和政府的不當干預,市場扭曲問題十分突出,嚴重阻礙了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從而更好地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重要作用就需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不僅是重要的實踐問題,更是一個科學難題,這也正是改革的題中之義。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其實踐指向即是既要尊重市場規律,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和市場都存在缺陷,要促使政府與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進行動態的、有機的結合,謀求二者在比較優勢上互補, 向政府與市場相互融合的市場經濟轉型。
記者: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高波: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但是,中國政府掌握的社會資源比例在逐年增加。政府規模不斷膨脹,而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務水平卻未得到改善。因此,必須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特別是政府體制改革,向政府與市場融合的市場經濟轉型。具體而言可有以下幾個方面:(1)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干預,推動政府服務朝更加規范有序、高效便民、公開透明方向轉變﹔(2)以法律方式明確界定各級政府的角色、職能、規模、邊界和權力﹔(3)根據事權、財權相對稱的原則改革政府內部關系,改革財政體制,增強地方政府的發展能力,使所有層級的政府具有相匹配的資源和動力﹔(4)改革國有企業的范圍和功能,取消產業進入壁壘和其他競爭障礙,削弱國有企業的行政壟斷,改善公司治理﹔(5)不斷推動諸如知識產權制度等在內的市場經濟體制相關制度的建設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