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更涉及代際公平,這是因為生態環境一旦被破壞便很難甚至不可再恢復,資源能源一旦被耗盡便很難甚至不能再生產出來。當代人必須在生態環境承受能力之內推進發展,否則,等待后代人的就是“寂靜的春天”,這就等於剝奪了他們生存發展的權利,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生態權益上的不公。
前代人、當代人、后代人都是作為類本身的人的不同顯現,在類的發展上屬於同一系列的不同呈現。時間出現上的“前后”完全可以轉化為空間上的“左右”,代際公平完全可以轉化代內公平。如果沒有代際公正的理念,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核心的可持續發展就沒有了哲學依據,生態文明建設也就很難落到實處。
公平對待同類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也是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前代人沒有徹底破壞生態環境、耗盡資源能源,而是文明地對待了我們當代人,給我們當代人留下了生存發展的權利。我們也要像前代人對我們當代人那樣去對待后代人,唯有如此才是公平的、文明的。我們和后代人生活在同樣的生態環境下,消費著數量既定的能源資源。如果我們破壞了生態環境、耗盡了資源能源,就等於傷害了后代人無機的身體,剝奪了他們生存發展的權利。為了使后代人生存發展的權利不被我們當代人所剝奪,我們不能停止發展,不能悲觀主義地實施“零增長方案”,這是因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發展,甚至治理污染也要靠發展現代科學技術。
相對於西方國家,我國農業文明持續時間過長,工業文明姍姍來遲。西方發達國家完成了工業化,我們才剛剛開始。我國工業文明還沒完成,生態文明時代又已經到來。因此,工業文明在我國受到了農業文明和生態文明的雙重擠壓。相對於西方國家,我國的工業文明建設是不充分的。在全球和我國生態環境、資源能源問題都已十分嚴峻的形勢下,我國在工業文明建設上不能再奢想“過把癮”。我們隻能“走生態文明的路、補工業文明的課”,隻能走“以生態文明為導向的工業化道路”。在建設生態文明時,我們必須按照代際公平的要求改變以往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和價值觀念。在生產方式上,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黑色道路”讓位於“綠色道路”的必然趨勢,真正掀起一場“綠色革命”,大力發展生態化的技術,減少“廢渣、廢氣、廢水”,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在消費方式上,我們不能再迷戀“豐盛的神話”,拜物教式地“吃掉、穿掉、用掉、換掉”身邊的一切。我們必須樹立文明節約的消費理念。在價值觀念上,在強調人的價值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充分認識到“自然的內在價值”,將保護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之中,尤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之中。
在保護后代人公平的生存發展權利方面,社會主義理應比資本主義做得更早、更多、更好。在社會主義國家,生態環境、能源資源屬於人民群眾。然而,“人民群眾”是一個動態的而不是固定的概念。“在場”的人民群眾必將不斷地“離場”,“未出場”的人民群眾必將不斷“出場”。生態環境雖已不屬於“離場的”人民群眾,但屬於已“到場的”人民群眾和必將“到場的”人民群眾。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的根本優越性——公平正義不僅應體現在“在場的”人民群眾之間的公平,還應該體現在“在場的”與即將“在場的”人民群眾之間。也就是說,公平正義不僅應體現在代內之間,還應體現在代際之間。如能將代際公平納入生態文明建設中,必將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社會主義的價值理念、精神境界和制度優勢必將得到大幅提升,也必將佔領人類道義的制高點。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哲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