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獨家特稿

民生三問·十八大熱詞⑤:社會管理怎樣創新

對話人: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潘小娟   本報記者  蔣雲龍

2012年12月05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熱 詞】

社會管理——

加強&創新

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開創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觀 點】

觀點一

穩定必須得有序、有活力。一個社會要有活力,才能更好發展。促穩定要通過優化管理來實現。先把前置的事情做好了,社會矛盾也就化解了。

觀點二

社會管理要實現社會公正,否則可能出現更多問題,比如開寶馬車的人也住保障房。這樣一來,發展民生不但沒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更大問題,更多不公平。

觀點三

對社會組織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能把它的作用夸大,要合理定位。也不能把社會組織當作“准政府”來看待,要保持它本身的特點。

一 問  社會管理等於維穩嗎

記者:社會管理是什麼,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潘小娟: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除了政治事務和經濟事務以外的所有社會公共事務,都屬於社會事務管理的范疇。十八大報告提出五位一體,從這個角度說,除了經濟、政治、文化、生態方面的事務,社會建設所涉及的社會事務,就是社會管理的范疇。

記者:社會管理可以等同於維穩嗎?

潘小娟:這種說法肯定是片面的,社會管理不能簡單等同於維穩,維穩只是社會管理的一個方面。

不過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把維穩看得太重要,看成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和簡單化的處理,簡單地把維穩理解為不能出問題,不要出矛盾。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古今中外任何一個社會,隻要是人群組織,就不可能不出問題,不可能沒有矛盾。

一個社會是好還是壞,我們不能簡單根據它出不出問題來判斷。一個社會能不能很好的運作,制度是否有效,關鍵在於社會制度能不能很好地容納社會矛盾和沖突,並及時有效地加以化解。所以對於穩定,我們得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我更願意用“秩序”一詞來代替穩定,秩序意味著穩而不死,動而不亂。

也就是說,穩定必須得有序、有活力。如果說一個社會確實不出問題,但是一潭死水,沒有活力,那麼這個穩定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說發展需要穩定,這沒有錯。但是片面地理解穩定,這對發展是不好的。因為一個社會要有活力,才能更好發展。

我們現在有些地方的維穩,是一種消極被動地保穩定,而不是一種積極主動地促穩定。促穩定要通過優化管理來實現,用老話來說,就是要從源頭做起。先把前置的事情做好了,社會矛盾也就化解了,而不是說出了問題,我們再被動地去應對這些問題。

管理由“管”和“理”組成。從字源上說,管有管束之意,理表達的是條理和順的意思。管理管理,管和理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不能隻管不理,而是要通過管達致理。所以管理的立足點應該是理,而理就不能隻堵不疏。

而維穩從某種角度上,是管死,是堵,被動的成分更多一些。現在強調社會管理,就是要主動積極地維護穩定。

下一頁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